返回第一百六十四章 脱贫攻坚与社会保障(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为什么?”

    朱标询问道。

    他没见过漂亮国,并不清楚直接发钱粮会导致什么后果。

    “因为大明不够有钱。”

    苏璟自然也不会说什么漂亮国的经验,摆出事实就可以了。

    没钱没粮,这就是现实。

    朱标低头沉默,身为太子,每年的税赋账目他都有过目,这是老朱要求他看的。

    的确,按照今天的调查结果来看,大明境内的乞丐数量不少。

    乞丐都这么多了,处于贫困线上的百姓,数量那就更多了。

    大明的国库,是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的。

    “那到底该如何做呢?”

    朱标只能将问题继续抛向苏璟。

    苏璟其实也在思考,其实关于脱贫,他还真知道一些。

    毕竟前世的种花家,那可是脱贫攻坚的一把好手。

    即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种花家的脱贫也是无比先进和有效的。

    但,这并不适用于大明。

    不说生产力的因素,就论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完全就没有可比性。

    皇权不下乡,这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如果真的直接发钱的话,不用想,类似赈灾粮贪腐的事情,只会更多。

    怎么办?

    苏璟脑子一转,随即说道:“牛懿,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倒是可以从宋朝入手。”

    宋朝?

    朱标迟疑了一下,脑海里思索起宋朝的一些历史记录。

    别说,朱标这记忆力相当不错,很快就找到了一些记录。

    “苏师,您说的不会是惠养乞丐法吧。”

    朱标朝着苏璟说道。

    惠养乞丐法?

    苏璟一愣,这方面的历史他还真不是很清楚,他提到宋朝也不是为了说这个什么惠养乞丐法。

    但此时的苏璟还是神色不变道:“说说看,这惠养乞丐法都有些什么内容?”

    不知道不要紧,反正朱标肯定记得,让他解释下就好了。

    朱标也没有怀疑什么,直接说道:“熙宁十年,宋神宗颁布了惠养乞丐法,规定每年十月份,地方官府就得对管辖内的老弱病残者进行定期查看,每人每天发放粮食,成人是米豆一升,幼儿是米豆半升。

    从十月份发放到次年的三月份,中间不允许中断,且不能出现饿死的情况。”

    朱标说完,自己都愣了一下。

    这不就是直接发粮么。

    苏璟听完,也是颇为震撼,以前他还真不知道,宋朝对于贫苦百姓的福利,竟然这么好?

    即便是前世,能达到这种福利标准的国家,也不会很多吧。

    “苏师,您不是说,直接发粮的办法行不通吗?”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额这个”

    苏璟稍稍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宋朝有钱的基础上啊!”

    “没钱,能这么干吗?”

    宋朝,那是在整个华夏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最为富有的一个朝代了。

    别看打仗是真怂,动不动就是割地赔款保平安。

    但也得要有钱才能赔款呀。

    真要搁现在的大明,这国库还真和宋朝没法比。

    “苏师说的有理,是学生理解错了。”

    朱标回过神来,继续道:“对了,苏师,这宋朝不仅有惠养乞丐法,还有居养法。”

    “各州府设立居养院,用来收留那些孤寡贫幼、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按月供给口粮,请大夫看病。”

    “南宋又增添了养济院,将街头受冻的乞丐收留进养济院。”

    居养法!

    居养院!

    养济院!

    苏璟听着朱标的描述,第一次被震住了。

    他对宋朝的历史记忆大多数还停留在黑历史上,史上最弱最没有血性的封建王朝。

    但没想到啊,这大宋,竟然还有这么些个人文关怀。

    就这社会福利制度,都快赶上前世美丽国了吧。

    自己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

    苏璟心中感慨万千,对着朱标却是说道:“牛懿,这正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

    “也是脱贫的核心,国家的富足!国家富足,才能对社会的贫弱集体给予应有的关怀。”

    朱标听着觉得十分有道理,正欲点头,但随即便想到了一个事,马上说道:

    “苏师,但这国家富足,不是应该建立在百姓富足的前提下吗?如果百姓是富足的,贫困自然会减少吧。”

    国家的税收来自于百姓,百姓有钱,国家才能有钱。

    苏璟点点头道:“没错,道理就是这样的,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富足,国家富足又可以反哺百姓,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朱标听了这么半天,脑子还是糊涂的。

    苏璟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