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炉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吗!(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溧水县。

    炼丹炉运到了院子里,苏璟的炼丹生活自然也就开始了。

    根据古法,苏璟用的是绿矾炼丹。

    为了避免产生有毒气体对健康造成影响,苏璟特意造了一些玻璃器皿,专门用来装原料。

    绿矾,其实就是天然的硫酸亚铁。

    苏璟将绿矾置于炼丹炉内,加入适量的米醋,盖上丹炉之后,下面直接猛火煅烧。

    炉火烧的旺盛,小院内也十分的暖和。

    不过苏璟并没有朱标和朱橚呆在院子里学习。

    毕竟是在搞化学,还是得注意点健康。

    古代炼丹师动不动就在什么密闭的房间内炼丹,真是搞自己。

    通风条件不好,很容易造成有害气体的集聚。

    古代炼丹师的寿命,其实大多也不长。

    虽然有不少典籍记录了炼丹师长生的事情,比如传奇炼丹师,医仙葛洪。

    虽然在记录里他活了八十一岁,但苏璟对此一直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毕竟,这古代炼丹术,说白了就是炼重金属富集物。

    比如黄丹,这种丹药又叫做铅丹,东丹,广丹。

    它的主要成分是铅、硫磺、硝石炼制而成的。

    就看看这个成分,人吃了要是不早死才怪了。

    当然了,黄丹一开始是内服的,后来人死了多了,也意识到这黄丹有毒,之后就改成外敷了。

    比之黄丹更夸张还有还丹,就是将丹砂加热,祛除杂质,汞,也就水银液化,冷却了又变成固体。

    苏璟在找古代炼丹典籍的时候,就找到了《周易参同契》和《抱朴子》两本书。

    这里面就讲了炼制的办法,将15份铅和6份水银在鼎炉内加热成液状,此时再加大火力,让水银挥发,形成黄丹,此时再将黄丹和9份水银混合碾磨捣烂,放入鼎炉,密封加热,务必使其不泄气,不开裂,先文火,后武火,昼夜观察,时时调解温度,最后炼制出的丹药就是还丹。

    最后为了让出炉的丹药更成形更好看更好吃,还可以加入朱砂、硝石、皮革熬成的胶,酒曲等等。

    反复炼制,一次成功变换一次,如此12年,就能炼制成九转还丹。

    葛洪等炼丹师认为,丹药在炼制过程中会吸收先天一炁,待到12年功成,色转为紫,神丹即成。

    吃了这丹药的人,就能直接白日飞升了。

    苏璟刚看到的时候,也是直呼好家伙。

    这丹药要是吃下去,白日飞升倒是真有可能,不过去的不是仙界,而是阴曹地府。

    当然,后来苏璟想了想,也能理解。

    毕竟葛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有这样的理解也正常。

    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切切实实的开了化学的先河。

    只可惜,这些东西没有被系统的研究下去。

    此时的屋内。

    朱标和朱橚两人也颇为好奇的看着屋外苏璟的炼丹操作。

    炼丹长生这事,还是相当的具备吸引力的。

    “大哥,苏师真的想要炼丹求长生吗?”

    朱橚朝着朱标问道。

    朱标摇头道:“苏师已经告诉我了,他炼丹不是为了求长生,而且炼丹也不能长生。”

    要不是得到了苏璟准确的回答,朱标此刻就不会如此的淡定了。

    朱橚疑惑道:“那苏师为什么要炼丹呢?”

    “不知道,但苏师这么做,必有深意。”

    朱标回答道。

    他的内心,也是相当的好奇。

    苏璟搞出来的东西,总是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新奇。

    院子内,苏璟还在继续加大火力。

    为了让炼丹炉的火力维持在一个相当的状态,苏璟直接在旁边加了个鼓风箱。

    苏璟倒不是没想过自己造个焚烧炉。

    一开始还颇有兴致的打算自己来设计,但很快他就被打脸了。

    不是什么东西他都能记得的。

    单纯的理论知识,凭借着脑海里的记忆,还能回忆起来。

    像是化学反应炉这种的,前世上学的时候都是直接用,怎么设计和制造,他真的不懂。

    买个炼丹炉,是最直接简单的办法。

    随着丹炉内的温度不断的升高,绿矾也就是硫酸亚铁开始反应,以氧气为氧化剂,很快生成氧化铁和三氯化硫。

    但因为炉内密闭的空间,更多的硫酸亚铁自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氧化铁和气体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同时冷凝,就得到了硫酸。

    按照古籍中的记载,这样得到的硫酸,被称之为绿矾油。

    苏璟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接受了学习现代化学的人,会按照古籍在制备硫酸。

    一通操作之后,苏璟总算是停了下来。

    待到炉子的温度降下来,苏璟打开了炉盖。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