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二章 谨慎无大错,嚣张有道理(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气一点点变冷。

    苏璟三人已经踏入了山东境内,准确的说,现在已经到济宁府了。

    虽说也是个大府之地,但比起应天还是要差上不少的。

    此时,他们来到了嘉祥县。

    一个很小的县城,因为正好经过,所以苏璟也是选择了在此处停歇,好好的休憩和补充一下物资。

    客栈内,苏璟三人简单的洗漱之后,便直接出门了。

    马车放在客栈后面,有伙计专门喂草料,十分放心。

    马车上的贵重物品,也全都取了下来。

    银两什么的,都是贴身带着。

    虽然有些笨重,但至少比被偷了强。

    街道上,冷风萧瑟,人烟稀少。

    “苏师,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少?”

    朱标有些好奇的问道。

    在溧水县呆的时间长了,对于这种小县城的情况,朱标还真不太习惯。

    “就是这么少,一个小县城而已,能多少人。”

    苏璟回答道:“牛懿,不要把什么地方都当成溧水县。”

    “每个地方的人口数量,都和经济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没钱的地方,人就少。

    不管哪里都是一样的。

    朱标点点头,继续观察着这个地方。

    此前他们也经过了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但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荒凉。

    不仅仅是体现在各种建筑物或者是物品上,更多的体现在人的精神状态上。

    百姓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的轻松。

    这战乱刚结束,死伤众多,人丁还没有重新恢复,即便朱元璋对于百姓很是照顾了,但他们的日子,还是得熬。

    寻常百姓的生活,就是如此。

    所以,在很多人第一次到溧水县的时候,才会那么的惊讶。

    百姓脸上的笑容,不会作假。

    简单的将物资采购完毕,三人就回到了客栈之中。

    “苏师,这一路走来,离开应天越远,百姓的生活,就更加的艰难啊。”

    朱标颇有些感慨道。

    身为太子,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皇宫之中的。

    即便是朱元璋还未称帝,只是吴王的时候,朱标也多是在世子府中学习。

    只有朱元璋挪窝的时候,朱标会跟着一起走。

    多年下来,是去过不少地方,但所见民生之事,不能算多。

    倒是和苏璟学习的这半年时间,一直在溧水县呆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百姓的生活。

    苏璟说道:“那是自然,自古以来,这京畿之地就有着先天的发展优势,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发展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好上一些。”

    “然后以都城为中心,不断的向外扩散自己的影响力,越是靠的近的,就越容易发展。”

    “就好像咱们地球和月亮还是其他星星之间的关系一样。”

    “月亮并不是最大最亮的,但它离我们最近的,所以反射的太阳光也最多,看起来就是最大的最亮的。”

    苏璟这么一描述,顿时将城市发展的关系,点的明明白白的。

    朱标听着,只觉得相当的有道理。

    就连一旁的沐英,一样被吸引住了。

    “那苏师,如果不是靠着京城,就没有发展的可能了吗?”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笑道:“那自然不是,每个地区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都城的距离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说白了就两点,政治和经济。”

    “只要具备了这两点要素,哪怕只有一点,那发展自然就不会差了。”

    政治和经济。

    哪怕是放到苏璟的前世,这也是无比适用的。

    朱标认真记忆着苏璟说的话,内心也在思考着。

    “苏先生,我能问问这城市一词,当做何解吗?”

    沐英突然开口,朝着苏璟问道。

    他不是朱标,很多东西都接触过了,理解的也快。

    苏璟笑笑道:“当然可以,所谓城市,就是指人口、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出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生存等需要而建成的一种人类生存聚居方式。”

    苏璟一开口,就是一个定义。

    这可让沐英有些猝不及防,因为太直接,导致沐英一时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其实也说不上多复杂,就是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说法,沐英并不是很适应。

    在短暂的回忆和品位之后,沐英总算是稍稍理解了城市的含义。

    “苏师,既然城市是如此功能复杂的产物,那为什么您说只需要具备政治和经济的一点,就可以发展起来了呢?”

    朱标继续问道: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