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标的回答,苏璟日游秦淮(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奉先殿。

    朱元璋已经回来,朱标也跟着一起。

    这是朱标回来之后,第一次和朱元璋一起上朝,总体来说,朱元璋还是很满意的。

    “标儿,这给苏璟封爵的事情,你可看明白了?”

    朱元璋转头坐下,朝着朱标问道。

    一波朝堂大戏,如此被上演,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朱标回答道:“父皇,儿臣以为,苏师入朝堂之后,必然会遭遇众多阻力。”

    朱元璋点点头道:“不错,但这阻力,正是我要让苏璟感受到的,我如此大张旗鼓的为了造势,为的是什么?标儿,你可知道。”

    朱标看向朱元璋道:“父皇想要平衡,如此的朝局,已经是一方独大,所以父皇要苏师站出来,去平衡整个局面。”

    这回答让朱元璋一愣,他是真的没想到,朱标竟然能如此清楚的说出来。

    “标儿,这是苏璟告诉你的?”

    朱元璋蹙着眉头问道。

    在他想来,能教朱标这些的,也只有苏璟了。

    朱标摇头道:“苏师与我未曾谈论过朝局之事,苏师只是教我如何正确的看待问题,理解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本质。”

    自从学会了唯物辩证法之后,朱标便发现,这是一套非常有用的认知方法论。

    似乎任何事情,都能从唯物辩证法中找到解决的路径办法。

    “哦,那伱说说看,今日的早朝,崔尚书和韩国公之间,为何如此争锋相对。”

    朱元璋有些好奇,随即让朱标开始分析起来。

    朱标稍稍顿了一下,然后回答道:“今日早朝,父皇欲给予苏师封爵之赏,封爵不是关键,封爵之后,苏师入朝堂的地位才是关键。”

    “崔尚书为人正直,遵循礼制,儿臣以为,他并无私心。”

    “韩国公身为丞相,深知苏师之才能与功劳,建议给苏师封侯爵,也算正常。”

    “但韩国公乃父皇起义之时便追随的肱骨之臣,他代表的是那淮西那一片的大臣,苏师若入朝堂,父皇所想平衡的对象,便是韩国公与苏师,对否。”

    “今日韩国公主动与崔尚书讨论苏师封爵之事,将苏师顶上风口浪尖,其实是遵循了父皇的意思,如此一来,苏师若是入了朝堂,便再无与之同党的可能性,平衡的前提,便是对立。”

    这一番话下来,真是将朱元璋给震住了。

    看出朱元璋让苏璟入朝堂是为了平衡朝局这事,不算太难。

    早朝之上,百官基本都知道。

    但能看出李善长是主动配合朱元璋,那就需要一点脑子了。

    毕竟,朱元璋和李善长之间,并未通过气。

    一切都是朝堂上的自发领会。

    “不错,标儿,你真的是相当不错。”

    朱元璋相当高兴,一连说了好几个不错。

    此前,朱元璋还在一直担心朱标跟着苏璟学习久了,再回来当太子,怕是会有些看不清,搞不懂。

    现在想来,一切都是他多虑了,这些事情压根就不需要担心。

    就朱标现在对于朝局的敏锐洞察力,已经大大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期。

    “父皇,儿臣虽然看的明白,但并不认为这样做就是对的。”

    朱标没有选择接受朱元璋的夸赞,而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不恼,只是问道:“说说看,这样做有什么让你感觉不对的。”

    朱标吸了一口气,看着朱元璋认真道:“儿臣与苏师学习许久,儿臣相信,以儿臣的眼力能看出来的东西,苏师也一定能看出来。”

    “父皇固然是为了平衡朝局,但苏师最讨厌被利用,这样的事情,只会让苏师对父皇生出恶感。”

    “况且以苏师的才智头脑,若是用在朝堂党争之上,那对于大明来说,就是最大的浪费。”

    “最后,儿臣身为苏师的学生,心中有愧。”

    朱标有理有据,从苏璟本身着手,将自认为不对的地方都说了出来。

    在这大明朝,最了解苏璟的莫过于朱标了。

    入朝堂这事,可能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在苏璟的身上,朱标真的感受不到半点的渴望。

    纯粹的洒脱,那是朱标从来不曾在其他人身上见过的。

    而且,苏璟教导的那么多新奇知识,用来玩弄政治,真是太浪费了。

    一个国家的官员,应当是务实为主的。

    苏璟若是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大明的强大,将会是肉眼可见的。

    这不是空想,而是经过了事实验证过的。

    至于最后,以学生的角度来说,朱标尊重苏璟,但此刻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却利用苏璟。

    情感上,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朱元璋默默听着朱标的话,并未反驳什么。

    “标儿,你说的都没错,我这清楚,但你要明白,我是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