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 银矿?那是银山!(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三策说完,苏璟淡定的看着老朱,等待着他的反应。

    “苏璟,这就是你的计策?”

    朱元璋眉头紧锁,只觉得苏璟所说,实在是有些过于……

    苏璟点头道:“没错了,这就是我的上中下三策,陛下可根据自己所需,选择合适的策略,当然,成功率陛下应该能看出来,我也不多废话了。”

    此时刘伯温说道:“陛下,苏先生这三策,其实细细思索,倒也是三道不错的策略。”

    “伯温,那你给朕分析分析,这三策到底哪里不错了?”

    朱元璋压了压火气,朝着刘伯温道。

    刘伯温点点,又看向苏璟道:“苏先生,我冒昧分析一番,若有错漏之处,还望苏先生不要见怪。”

    “诚意伯说的这是什么话,尽管分析就好了,我的计策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苏璟立刻道。

    刘伯温可不是一般人,苏璟压根不敢对他有任何的居高临下之感。

    刘伯温作揖之后,便说道:“陛下,苏先生这上中下三策,在老臣看来,上策乃是王道,中正平和,陛下最需要采纳的便是这上策。”

    朱元璋说道:“伯温,苏璟这上策,朕又岂能不知,但上策虽好,需要的时间却是很多,大明现在的财政问题,靠这上策是无法解决的。”

    励精图治这事,但凡脑子正常点的皇帝都知道这是肯定对的事。

    虽然有些皇帝可能做不到百分百,但这其中肯定不包括朱元璋。

    对于自己亲手创立的大明,老朱那是每日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对待的。

    但正如老朱自己说的,现在的大明财政困难,励精图治这件事,见效太慢了。

    刘伯温说道:“陛下,此事苏先生也清楚,故才有了这中下两策。中策说白了,就是朝廷经商,开阔海外市场,此策老臣因不善经营之道,故也不清楚到底能有多大的成效,但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海外经商,都给当时的王朝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这一点是有史可循的。”

    “而苏先生的商业才能,老臣想陛下也当明白,此策若是采纳,对于大明来说,想必是可以快速增加财政收入的。”

    刘伯温经商不多,不过史书读得多。

    国家经商对于财富的增值,那是比起个体户来的有效的多。

    只不过,在大明,老朱对商人的看法始终不太好,哪怕是有着苏璟这样的商人例子在前,依旧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更不要说,海禁之策,是老朱亲自确定的,现在开通海外商业行为,一来是推翻了之前的政令,二来老朱也会担心被一些曾经的余孽扰乱边境,破坏稳固的统治。

    “伯温,这陆路上的通商,朕尚且可以接受,但这海外,朕绝不会同意!”

    果然,朱元璋直接表现出了相当坚定的态度。

    刘伯温没说话,目光望向了苏璟。

    苏璟摆手道:“陛下不愿意,那我没有办法,陆路虽然也可以,但海运和陆运可通商的规模天差地别,怕是也没多大的效果。”

    大明现在的科技水平下,水路运输是体量最大的,海运更不要说了。

    而在贸易中,交易的体量大小往往决定着利润的多寡。

    老朱这海禁政策不解开,苏璟的中策也只是空中阁楼而已。

    刘伯温只能继续道:“那么现在看来,能迅速解决大明财政问题的办法,似乎就只有下策了。”

    “反攻倭寇,攻占倭国。只是,这下策吧,老臣也有些不太懂。”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伯温,你就别给苏璟留面子了,什么不太懂,这下策压根就行不通。”

    “且不说倭寇乃是海上岛国,善于海战,游窜四散,攻打不易,就算是真打下了倭国,不过是弹丸之地罢了,又怎么能够解决我大明的财政之危机?”

    朱元璋可是一代雄主,倭寇入侵山东边境,他早就升起过攻打的想法。

    但在衡量利弊之后,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倭寇可以打,但真要是打上倭寇所在的琉球岛,那需要的兵力太多,投入相当的巨大。

    真打下来了,也就是那么大点地方,资源也不多,老朱是真看不上。

    刘伯温看着苏璟,也在期待着苏璟的答案。

    “看来陛下对于倭寇的了解非常,我想陛下也曾有过攻打倭国的想法吧。”

    苏璟笑着说道:“真想要打下倭国,代价必然是不小的,或者说是惨重的,这也是我称其为下策的原因。”

    “不过,既然能成为下策,那必然是可以解决当前大明的财政问题的。攻打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银矿,一个巨大的银矿,以大明现在的开采技术推算的话,年产银矿应该在数百万两白银左右,若是能够改进开采技术,年产量达到千万两也不是没有可能。”

    苏璟此言一出,直接将朱元璋还有刘伯温给震住了。

    好家伙,倭国竟然还有这样的银矿。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