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弟弟不见了(1 / 2)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姜三郎兄弟回家第二天就请人做了个车架给骡子安上。

    自此姜家也有骡车了。

    不过,没多久孙里正就闻风上门收了车马税,还告诉他们,以后每年都要缴税,与夏赋秋赋一起算。

    与此同时,樱宝也收到老爹带回的三十四两银锭子,顿时开心到不行, 抽空就将大部分银锭子收进洞府里。

    之后她又种了一百朵精品金耳,一百朵雪耳,又将剩余的精品种菌分一些给老爹,大伯二伯与爷爷也分到一些。

    分出去的精品种菌,在没有混合液培育的情况下,估计比不上自己培育的,但作为次精品也应该可以。

    “三郎,这些真是精品?”

    姜大郎还有点迷糊, “你啥时候培育出来的?”

    姜三郎摸摸鼻子:“上次吧,你拿去种着试试,种不种得出来还得看情况。”

    他也不敢打包票说能种出精品来,因为小闺女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姜老汉瞪了大儿一眼,“让你种就好好种,哪来那么多废话。”

    姜大郎讪讪端起种菌,小心翼翼分种在桑木上。

    这玩意老值钱,一个赶上普通的三个,而且数量不多, 必须小心伺候。

    姜老汉也分到五十朵精品,高高兴兴伺弄上, 也不假孙子之手。

    如今他大孙子姜成也种了几十株,不过不是精品。

    大孙子今年都十五了, 马上就要说亲, 手里没钱可不成。

    几天后,种金耳告一段落, 姜三郎趁着这段时间没收麦, 又请村民去南坡挖掘水泊子。

    那水泊子太小太浅, 储存不了多少水, 而姜三郎在南坡种了好多果树和棉花,正需要大量水去灌溉。

    所以必须趁这个时候将水泊子扩大挖深,积蓄更多雨水。

    “我说三郎,你家为啥在南坡子上盖房啊?”有村民问。

    这个问题已经被好多人问过,姜三郎都是一样说法。

    “川河每年都涨水,万一哪天发了大水,把屋子冲了不就白忙活了。”

    有村民不信,笑道:“多少年都没发过大水,就你胆小如鼠怕这怕那。”

    “信不信由你。”姜三郎也不想浪费口舌。

    一旁的李二永闻言若有所思,转头对大哥道:

    “哥,咱们的永业田也有一部分在坡上,不如也在这里盖个屋子吧。咱盖不了瓦房,盖个茅屋应该没问题。”

    李二永深信姜三郎,因为姜三哥去年挣了不少钱,现在更是带自己兄弟俩个种金耳呢。

    三郎运气这么好,说出的话必定有一定道理。

    李大永摇摇头,“等等再看吧。”

    盖房不是小事, 不仅是家里银钱不凑手,还有念旧心理。

    谁能舍得丢下生活多年的地方, 跑另外地方建房?

    而且这地方太偏僻,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李二永撇撇嘴,有点沮丧。

    他跟大哥没分家,建房这种大事必须哥两个都赞同才行。

    要不,等自己种金耳挣到点钱,就在自己的永业田那边先建个草屋,万一哪天真发大水了,自己就带着老婆孩子躲过去。

    李二永提议没得到大哥的赞同,却引起同在一起挖塘的王柯注意。

    他也认为姜三郎的话在理。

    川河过个两三年就会闹次水灾,虽不严重,但也麻烦。

    而且万一哪天真来场大洪水,那自己一家岂不全完?

    因为王柯的家离川河不远,每年夏天下暴雨时,他家都会进水。

    要不是手里没钱,他早就想搬家了。

    王柯望了望姜家兄弟的大瓦房,咬咬牙,跑到姜三郎跟前问:“三郎,我我能不能也跟你学种金耳?”

    姜三郎抹一把脑门上的汗,点头:“可以,但金耳种菌已经分光了,你若想要,一个月后我分点给你。”

    王柯一听激动的跳起来,连忙道:“行!有你替我想着,兄弟也放心了。三郎,要不以后我帮你干活吧,也好先学学怎么种植养护,等有种菌我也就学会了。”

    姜三郎笑笑,“可以!”

    有免费劳力不用白不用,自家也确实太忙,他都想雇人帮他种地了。

    王柯高兴的呵呵直笑,挖塘挖的更卖力。

    水泊子挖了十来天,颇见成效。

    期间正好下了一场大雨,将水泊子灌至一半。

    现在的水泊子不能被叫做水泊子了,应该叫水塘才对。

    水塘里又被姜三郎种了一点荷花进去,估计明年他家就有新鲜荷藕吃。

    樱宝也趁机在水塘边种上大片荸荠,并交代二堂哥好好照看,等长出荸荠就拔去镇上卖钱。

    姜泉没有不乐意的,每日抽空去看荸荠出没出芽。

    紧接着,麦收开始。

    族学那边放假,温夫人也给樱宝几个放了农假。

    此后樱宝就在家照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