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六章:又征税(1 / 2)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于是,一群难民跟着姜三郎去砍竹子。

    这里的野生竹林,很多都被姜三郎与其他村民买下,所以难民们想弄根长竹竿需得经过村民们的同意。

    砍来竹竿后,采摘皂荚就容易很多,

    现在樱宝经常看到一群衣衫破烂的大人小孩举着竹竿摘皂荚。

    到了十一月,雪终于落下来。

    周无常趁着雪还没有封堵路面,带着大徒弟赶往县城,二徒弟张闵与樱宝依旧被落下。

    这次张闵没觉得难受,反而很是高兴,每日与魏湛虎子姜武小妖几个混在一处,抽空就去野外打野鸡野兔,玩的不亦乐乎。

    而南坡的野鸡野兔倒了血霉,都快被他们给霍霍绝种。

    李胥在月底也终于回来,他榜上无名,却一点没气馁,反而高高兴兴回到东陈村,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他母亲也没失望,能与儿子在此地安详地生活一辈子,她已经自足,只是儿子年纪一年大似一年,若再不娶妻就有点不像话。

    但在这个小山村,能配上自己儿子的姑娘少之又少,安氏着急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姜家。

    姜家家教不错,子女个个出色,可惜姜家没有与她儿子年纪相仿的未嫁姑娘。

    吴老先生自李胥回来后,有时也会去学堂转转,偶尔给李胥讲几句策论,但大多时候,他与村里那些老年人一起坐在墙根下,边晒太阳边聊天。

    每到月底姜杰休沐回来,吴老先生便询问他的课业,还将他的作业拿来批改,并给他讲解不懂的典籍。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很快进了腊月。

    樱宝最近很闲,除了偶尔看看药方,就是带着大黄四处溜达。

    集市是她常去的地方,哪怕冰雪天也要去逛一圈。

    陈招的糖糕生意不错,即便不逢集,每日也能赚到一二百文。

    樱宝常常看到陈婉也来给妹妹帮忙。

    如今陈冯氏也不数落孙女了,但有时候会让陈招出钱去买盐买芝麻油。

    陈招自然不乐意花自己的钱,但却拗不过陈冯氏,因为自己与大姐弟弟也要吃饭。

    “樱宝,来尝尝糖糕。”陈招向樱宝招手。“今儿是豆沙陷的。”

    樱宝也没客气,接过一只糖糕吃起来。

    在冰天雪地里吃点儿甜食,很是舒服。

    陈招的摊位是一个不大的草棚,三面围了一圈稻草帘子,稍稍能挡点儿寒风。

    樱宝边吃糖糕边打量外头的摊位。

    这个集市被老爹规划的很好,道路两边各盖一排草棚,雨雪天这些摊位也有地方避雨,不远处还有好几间茅屋,分别是大舅家的大表哥夫妻开的油坊,二妮姐她娘冷氏的裁缝铺,还有一家竹器店,一家卖水缸陶器的。

    冷氏的两间茅草屋是二妮花钱帮她盖的,二伯也没阻拦,只是从来没往那边看一眼,也不准虎子跟她有接触。

    “樱宝,要喝茶吗?”陈婉忽然开口。

    樱宝看她一眼,点点头。

    陈婉今年十三岁,过完年就十四了,已经出落的很是美貌。

    但她来集市帮忙,总会用一块蓝布头巾将脸裹起来,只露一双眼睛。

    陈婉用火炉煮了一锅竹叶茶,里头还放了大枣,每碗茶水里会加两枚煮的软烂的红枣。

    樱宝将茶水一口气喝完,在小桌上放了十枚铜钱,带着大黄回村。

    这一世,好像很多事都改变了,包括一些人。

    走进村子,就见老爹带着一群人在抬石头垒砌哨塔。

    哨塔砌的很高,足有两丈多,恰好超过皂角树的高度。

    石塔内部也很宽敞,由旋梯上了最高处,能同时容纳好几人作战。

    若囤足够多的弓箭与石块在上头,再屯点儿粮食与水,几个人就能守护一方。

    “咣!咣!咣!”

    两名乡丁敲着铜锣来到南坡的东陈村,大声吆喝:“朝廷有令!各家各户每亩补缴一成粮食!没有田地的,每人补缴两成人头税,三日内缴清!违者按律处置!”

    姜三郎等人停下手中活计,忧心忡忡互看一眼。

    “朝廷怎么又要征粮食?”

    “上回不是才缴过税粮吗?”

    “还让不让人活了?”

    姜三郎也一脸凝重。

    今年的赋税比往年都重,他为此还专门跑去隔壁乡一趟,询问是不是一样,结果那个乡也一样,村民们怨声载道。

    这世道,对种田人极为不友好,所有赋税一层层压下来,能将百姓的皮都揭去一层。

    也幸亏他们村还算富裕,不然很多人都得去逃荒。

    抱怨归抱怨,该缴的粮食还得缴。

    东陈村人幸亏有屯粮的习惯,不然真的没办法缴纳赋税了。

    因为整个琴川县都非常缺粮,连姜泉都回来说,粮铺的粮食涨价,县衙为此还开放一次义仓,在菜市口架锅熬粥分给县城内滞留的难民。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