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宫伺候!(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但好像不是太宗皇帝,更像是太祖皇帝!

    太宗得位不正,又诛杀方孝孺十族,丧失文臣之心,所以太宗皇帝要以权诱之,文官渐渐掌权,与太宗皇帝是合作关系。

    但今上不一样,他虽不是先帝圣旨钦封,却是战乱之中被群臣推上去的,如今以武压人,以权术治世,其性情暴戾,嗜杀成性,这是活脱脱的太祖在世啊!

    李贤莫名其妙地看了眼王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下场。

    朱祁钰声音响起:

    “如今摆在朝堂面前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锦衣卫仅仅抢救下来15万石粮食,而朕估算京畿起码有百万人口,还不算逃户。”

    “这点粮食,九牛一毛!”

    “大家都说说,靠这点粮食,怎么才能熬到漕运粮食抵京?”

    百官皱眉。

    不想京畿灾荒真的严重到这个地步,不少朝臣哄哄着诛杀粮商九族。

    “老臣以为,漕运最为紧要,必须抓紧漕运。”

    林聪率先道:“倘若漕运出现丁点差错,都可能造成京畿大乱。”

    “老臣以为可派阁部官员、锦衣卫、东厂入驻漕运衙门,督促江南粮食入京。”

    “再派人去南京,主持粮食收购,若到万不得已时,可调动南京守备,强行收粮,一切当以京畿稳定为主!”

    “林阁老是老成谋国之言,漕运绝对不能乱。”

    朱祁钰微微颔首:“林阁老,便由你牵头,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各出一名主官,人数不限;东厂、锦衣卫、缇骑都派人跟随,护漕军也归你调度,力保漕运稳定,你看如何?”

    “老臣遵旨!”林聪跪下领旨。

    他想离开朝堂这个漩涡,他位置尴尬,又不愿意当皇帝的刀,去斩文官。

    王文瞥了他一眼,既当又立,皇帝早晚杀了你这个二五仔。

    “陛下,老臣有一言请谏!”

    王文出班跪下:“老臣听说,朝天宫窝藏钦犯,罪不容诛!”

    “京中庙观之中,不泛有藏污纳垢之所,但陛下心怀天下,圣恩远播天际,便给僧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缴纳足够的粮食,便既往不咎。”

    “这笔粮食乃僧道自愿缴纳,请以‘孝粮’命名。”

    他抖起来了,作为皇帝老牌班底,皇帝第一走狗,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以后不管谁入保皇党,都得拜他这位大师兄!皇党一哥,地位不容动摇!

    他也不怕京中庙观的吐沫星子了。

    朝天宫大祸临头,再不肯花钱免灾的话,后果会更严重。至于京中庙观,要怪就怪天师道吧,让你们出点粮食,买自己的狗命,便宜死你们了。

    “孝粮,孝敬朕的粮食吗?”朱祁钰觉得这名字抬举了僧道。

    “老臣请陛下赐名!”

    “便叫改过粮吧,这是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京中凡有度牒之人,每人纳一石粮食!”朱祁钰发狠。

    “陛下,一石粮食,便是153斤(明斤)啊!”

    张凤惊呼:“而陛下又以度牒算,恐怕京中有度牒者十余万人,如何逼他们交粮?”

    朱祁钰皱眉:“张尚书有什么好办法?”

    “微臣以为以寺庙算,以寺庙规格、僧道人数来算,最大的如朝天宫等,纳1万石粮食,最小的如路边小庙,便纳百石粮食即可。”

    群臣惊呼,本以为张凤是为僧道说话呢,谁能想到他更狠啊!

    这是要把僧道积攒的粮食全都抠出来啊。

    还没完呢。

    张凤冷笑:“陛下网开一面,颁布改过粮,必有僧道仗着朝中后台,仗着仙佛庇佑,拒不缴纳。”

    “微臣以为,便以寺田作罚,若罚光了寺田,便收回僧道度牒,从方丈、道长开始收,收回度牒者,一律还俗。”

    “还俗者,由锦衣卫押着巡街吃肉,以做还俗之礼!”

    “限期三日内,把粮食交到户部!”

    “逾期未交者,每拖一天便翻倍纳粮,逾期超过三日者,焚毁其庙观,庙观僧道者一律服劳役。”

    狠啊!

    皇帝按度牒收,收的速度慢,还会被层层贪腐,到户部的未必剩下多点。

    但按照张凤的收纳就不一样了,按寺庙规格收,直接从寺庙里面搬,至于寺庙里的粮食够不够够不够,就不是朝廷操心的事了,反正僧道够多的,有什么可怕的?

    “好!就按照张尚书的意见收!”

    朱祁钰兴奋地站起来:“但朝天宫窝藏钦犯,朕已经派人查抄了,至于同等规格的庙观,皆按2万石来收,收不上的就收回寺田,勒令还俗!”

    更让朱祁钰开心的是,张凤在投靠他。

    “此事牵扯过大,朝廷不便出面,便由巡捕营来做吧!”

    朱祁钰担心朝堂上层层伸手,导致真正入库的粮食不足,影响了他的大计:“通政司、司礼监、户部分别派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