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兴河西文脉,拆分孔氏!两军并出,逼天下藩王入京(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陛下,兀良哈打不过大明,但兀良哈和鞑靼勾连。”

    “尤其依附喀喇沁部,喀喇沁部拥兵五万,贼酋孛来又野心勃勃。”

    “大明虽说不怕喀喇沁,没有利益,平白无故打这一仗,怕是得不偿失。”

    王伟说不行。

    朱祁钰的脸色阴沉下来:“这不行,那不行,朝堂花钱养着那些兵丁有什么用!”

    “干脆解散了,让鞑靼、兀良哈进来算了!”

    “请陛下息怒。”群臣跪在地上。

    “怎么息怒?”

    “朕想收服鞑靼部落,你们说不行!”

    “朕想收服兀良哈,又说打不过,不敢打!”

    “朕想收复奴儿干都司,你们肯定在心里骂朕吧,骂朕瞎折腾!”

    “这不行那不行,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你们就这么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吗?”

    “你们就想着自己舒服,考虑过子孙后代吗!考虑大明国祚吗?”

    “没有!”

    “你们心里只有自己!”

    “就想过安稳小日子!”

    “居安思危,今天安稳,明天就得死人!后天大明就得灭国亡天下!”

    “朕就要收复奴儿干都司,要收降兀良哈,要收降鞑靼部落!”

    “你们给朕想,想不出来就别睡觉!”

    群臣瑟瑟发抖,皇帝又发怒了。

    关键这怒火很无厘头啊。

    奴儿干都司有什么好的?

    年年冬天都会冻死人,又是一片荒芜,连粮食都种不了。

    您想收复河套,可以呀,起码河套能种粮食啊,又是黄河上游,可以治理黄河,起码有个由头。

    再看看奴儿干都司,那里除了冷就是冷,连牧民都不愿意放牧,根据永乐朝记载,都是野人呢!

    胡濙幽幽一叹,还得他来。

    “陛下啊。”

    “您想收复失地,老臣等都能理解。”

    “想收降兀良哈、鞑靼部族,都可以。”

    “但奴儿干都司,就算了吧,那里种不了粮食啊,又多有野人部落,就算收回来,朝堂每年要花多少钱驻军?要花多少钱,封赏那些野人部落、令其归顺?”

    “永乐朝建永宁寺(庙街,傻俄)时,老臣是知道的。”

    “老臣说一句大不敬的话,除了昭示文治武功外,收复奴儿干都司,又有什么用呢?”

    胡濙这话,有讽刺太宗皇帝之嫌。

    但胡濙年纪最大,有这个资历。

    “而且,奴儿干都司的土地含水量高,多是填平的沼泽,道路坑坑洼洼,崎岖难行,诸多水系又互不统属,困难重重。”

    “当年,亦失哈从奴儿干都司回来,老臣亲自问过他。”

    “那种土地,是种不出粮食的,连牧民都嫌弃寒冷,而不愿意去奴儿干都司放牧!”

    “倘若奴儿干都司能自给自足,不说给中原纳贡,能自己养活自己。”

    “老臣都同意收回来!”

    “可是不能啊陛下,别折腾了,内帑有些银子不容易,把这些钱放在湖广、放在两广,都是好的啊。”

    胡濙使劲磕了个头。

    “老太傅,您是说,若奴儿干都司能种出粮食,咱们就要?”朱祁钰问他。

    “对,能种出粮食的土地,就是宝地,老臣就要!”

    胡濙斩钉截铁道:“哪怕是寒冷些,冻死些人,也无妨,老臣也能说服朝臣,收复奴儿干都司!”

    他非常确定,天下不存在这种作物。

    所以,用这话糊弄皇帝吧。

    “好,起居郎,把老太傅这话记上。”

    “等有一天,天下有了耐寒的作物,能在奴儿干都司种植的。”

    “届时朝堂不许拦着朕,去收复奴儿干都司!”

    朱祁钰认真道。

    “老臣愿意认账。”胡濙不信,因为天下根本就没有这种作物。

    “那朕要收降兀良哈、鞑靼部族,老太傅是同意了?”朱祁钰笑眯眯问。

    小机灵鬼,原来在这等着呢?

    “老臣是同意,问题是怎么收降啊?”

    胡濙开始和稀泥了:“宣德朝,兀良哈投降了大明,后来勾连瓦剌,成了带路党,才有了土木堡之败。”

    “如今瓦剌退去,还有正在整合草原的鞑靼。”

    “兀良哈完全可在大明和鞑靼中间游走,两边要好处,两面三刀,凭什么甘心被汉化?”

    朱祁钰眯起眼睛:“有困难就不做了?”

    “陛下,当务之急是整饬河套,治理好了河套,便能重开西域,您不是心心念念,重开西域嘛!”胡濙继续和稀泥。

    朱祁钰脸色越来越黑。

    朕说的话,都是放屁?被你一盆稀泥,和没了?

    “陛下,攘外必先安内,湖广尚且未平,如何平兀良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