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明军雄起,截断秃巴思部!放大皇帝的疑心病!(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你们两个也是,进了讲武堂,必须要努力学习,不可辜负朕、辜负尔等父母一片冰心。”

    “小子等谢陛下教诲!”三人齐齐叩拜。

    陶鲁又跪下,诉说其父陶成的谢恩之词。

    朱祁钰大为感动:“陶成对朕的忠心,朕看在眼里。”

    打发走三人。

    冯孝禀报:“皇爷,方总督送来七百多个已经阉割完毕的孩子,您认为应该安置在哪?”

    “方瑛有心了。”

    朱祁钰颔首道:“去内书堂吧,以前内书堂请翰林院翰林讲课,从今天开始,由有学识的太监讲课。”

    “宫中是宫中之事,不许外朝插手。”

    “明白吗?”

    侍讲学士给太监授课,慢慢的就把太监带歪了,太监会成为文官在宫中的傀儡。

    朱祁钰让这些不懂汉话的土司孩子学汉话,学知识。

    就是杜绝这些人,被文官侵蚀,日后会成为他的羽翼。

    “奴婢明白!”冯孝磕头。

    “读懂多少大道理都是没用的,要学会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事即可。”朱祁钰叮嘱。

    朱祁钰刚打开奏章,又想起一件事:“欧信上书,想纳段思娥为妾。”

    “皇爷的意思是?”冯孝小心问。

    “段思娥是个将才,做欧信的妾有点委屈了,赐平妻吧,赐其特许随军打仗,先赐四品恭人,未来可按照战功封爵。”

    冯孝讶然,没想到皇爷竟对段思娥如此垂爱。

    也是,皇爷对妇人多有垂青,听说京中很多妇人,在家里为皇爷立长生牌,感激着皇爷呢。

    “奴婢这就去传旨!”

    朱祁钰颔首:“告诉欧信,朕希望他做韩世忠,段思娥是大明的梁红玉!”

    冯孝看出来了,皇爷是故意太高欧信和段思娥的身价。

    没人吹捧欧信,干脆他这个皇帝亲自下场吹捧。

    而在山西,大同。

    舒良怒拍案几:“该死的龚辉!竟和叛臣搞在一起,他要干什么?造反吗?”

    他这个太监,其实是山西督抚。

    他正在犁清山西。

    俞山和俞纲,也得听命行事。

    此刻,他正在大同,亲自募军。

    郭登亲自陪同。

    “厂公何事震怒?”许宁小声问。

    许宁是许贵的儿子,永新伯许成的孙子,因为没有世券,所以没有袭爵。

    “东厂的私事。”

    舒良收敛怒容,想着晚上写请罪书,陈于陛下:

    “说正事吧,皇爷下旨,令山西以征兵的方式,移民广西和河套,二位怎么看?”

    他知道,皇爷看重许贵,所以对许宁另眼相看。

    郭登不用说了,那是皇帝的心腹。

    “厂公,标下以为此事并不容易。”许宁什么话都敢说。

    “为何?”

    许宁苦笑:“朝堂把山西治理得太好了,百姓虽然过不上什么富裕日子,起码不饿肚子,饿不着肚子,谁愿意做异乡鬼啊!”

    这倒是,山西虽然不富,但肯定不穷。

    因为山西人善于经商。

    地下还蕴藏着海量的煤矿,百姓不缺吃不缺穿,自然不愿意离乡了。

    他看向大同巡抚杨宁。

    杨宁苦笑:“许游击说得对,山西百姓愿意经商,不愿意当兵。就算中枢征兵,怕是也徒劳无功。”

    “那有什么办法?”舒良也没辙了。

    中枢看到的只是数字,看不到民间真实情况。

    “怕是只能强征了。”山西巡抚沈固苦笑道。

    “强征绝对不行,万一皇爷追责下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舒良犯难了。

    就在舒良犯难的时候。

    范广却已经率军西进,先传信镇远关,和镇远关联络信息,又联络在甘肃镇的寇深。

    从入甘肃开始,寇深看到的是一片荒凉啊。

    想繁荣甘肃,没个百年,恐怕都难。

    关键此地位于前线,就算重建起来,一场战火,就会沦为灰烬,所以重建不如不建。

    寇深也头疼。

    他给中枢上书,皇帝御笔批复,兴建甘肃,不计后果。

    寇深知道,当初皇帝承诺他的,没有食言。

    这时,寇深收到甘州卫信报,有一股规模庞大的骑兵,正在越境。

    “看来前面的一万多骑兵,只是前锋。”

    寇深看向河套的方向:“不知道原布政使收没收到本官的传信。”

    他离京之前,带来了三将,陶瑾、杨杰和李端。

    此三人皆是都督,参与过北京保卫战,均有战功。

    尤其是陶瑾,有能将之称,本来在山西任职,被皇帝调来随他入甘肃。

    “大人,这股骑兵会不会像帖木儿汗国的骑兵那样,来草原上投靠谁的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