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黎鐉京师见闻录,朕就是蔑视安南了!汝能奈朕何?(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靠魏国后,赵悼襄王派人联络廉颇时候,暗探禀报回来的话,意思是廉颇刚吃完就拉,身体已经不行了。

    “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老将军壮烈,你在辽东多年,明年辽东必有战事,朕可令你去辽东,率军出征,如何?”

    王符叩拜在地:“谢陛下恩宠,老臣必不负陛下厚望,为国征战,为子孙封爵!”

    又聊了一会,老头明显精神不济。

    朱祁钰打发他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朱祁钰长叹一声:“美人迟暮,将军白头啊。”

    “若再年轻几年,一个伯爵是挡不住他的。”

    “王符有能力呀,奈何生不逢时。”

    冯孝回禀道:“皇爷,奴婢听说王符今日用了药物,才显得精神灼烁,太医说他已经油尽灯枯了。”

    “看出来了。”

    “但他在这个时候,敢入宫为朕撑腰,足见忠勇。”

    朱祁钰收回目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明年若王符还没死,抬着也要把他抬去战场,老将军岂能窝窝囊囊死在病榻上!”

    “让他战死沙场,才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荣光!”

    朱祁钰成全他。

    让他成为大明的丰碑。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冯孝念叨着这句话:“皇爷,这是您写的诗?”

    朱祁钰一愣,这不是岳飞墓上的对子吗?

    “杂书上看的。”朱祁钰敷衍一句,他也不知道作者是谁(龚自珍),瞎说的,继续处置奏章。

    冯孝还在念叨这句话,越念越觉得有气势。

    不多时,冯孝低声道:“皇爷,荆王调戏良家妇女,被顺天府尹给抓了。”

    这是寻衅滋事,故意降爵位呢。

    朱祁钰应了一声,便眉头紧锁,刘震海上的奏章,他反复在看,广东事并不像表面这么简单。

    “告诉刘震海,把扣押的外国货,全部运送入京,朕看看都是什么东西。”

    “奴婢遵旨。”

    而天色快黑时,耿九畴快步入宫,官袍外罩着大氅,官袍里穿着毛衣,脚步匆匆。

    进入养心殿行礼后,耿九畴拿出奏章:“陛下,河南急报,怀庆府有百姓造反。”

    朱祁钰瞳孔一缩,立刻想到了入京的银子。

    他打开后,迅速阅览。

    造反的地方选的很好,武陟,能切断汜水,而武陟是银子入京的必经之路。

    “你怎么看?”朱祁钰问。

    “陛下,武陟地处平坦,不是称王称霸的地盘呀。”

    “而且户部年前收到河南清吏司的奏报,河南仓储足够,又入冬了,没有灾害,应该不会有民乱的呀。”

    “微臣猜测,这和江西的银子有关系。”

    所以耿九畴快速入宫。

    和皇帝单独商量。

    “小小叛乱,算不得什么。”

    朱祁钰淡淡道:“林聪虽算不上绝顶名将名臣,但这点事难不倒林聪,不必在意。”

    “但这件事的背后,让朕恐惧。”

    “江西的银子,竟能鼓动河南百姓造反。”

    “等银子全部入京,会不会也能在京畿掀起叛乱呀?”

    耿九畴脸色微变:“陛下,不如立刻派兵清扫京畿匪类?”

    京畿匪类都被清扫怕了。

    他们是最好的练兵对象。

    被杨信、李震练兵用;被任礼练兵用;被宋杰、宋伟练兵用;现在又被范广、于康练兵用。

    甚至讲武堂,上实践课,学生都带兵去剿匪。

    “不。”

    “这样做,就掉入人家圈套了。”

    朱祁钰幽幽道:“京师各方势力角力,可谓风雨飘摇。”

    “京营和九门提督府的兵,一定不能离开京师。”

    “又入冬了,强令兵卒练兵,怕是会引起反弹呀。”

    耿九畴也在思索。

    于谦、范广、于康、陈友、曹义、毛忠、高礼、王符等众将在京师拱卫,中枢是无虞的。

    怀庆府只是小乱。

    可如何能从小乱中,抓住对方的尾巴,利用敌人呢?

    “陛下,不如咱们舍了怀庆府,放任战火烧到京畿来。”

    “一来,清洗掉那些不忠于大明之人,将其充塞去边塞,填充西北热河人口。”

    “二来,京畿压力就缓解了。”

    耿九畴用京畿当诱饵,坐视叛军做大。

    然后派兵灭掉,消耗掉人口。

    “绝不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焚毁容易,再建太难了!”

    朱祁钰都怀疑他是奸细,怎么能想出这么蠢的办法呢?

    怀庆府的叛乱,估计是因为银子过境引起的,只要杀一批人,再流放一批,也就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