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 景泰九年的大明,把安南王变成傻子!(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面行船了。

    方瑛真是无语,汤州在安南来说不算小城池,怎么下水系统怎么烂?城池也没有用石头铺就,简直是乡村的土道。

    当年大明郡县安南时修的城池,修的道路,去哪了?

    难怪中枢反对郡县安南,这地方的人简直尚未开化。

    想修城池,得等过了雨季再说。

    他猫在屋里玩台球。

    兵卒则抱着妇人在房子里,估计等雨季过去了,娘们肚子都大了。

    他不但不管,还大力支持。

    安南粮食多、娘们多,多下崽子,是好事。

    方瑛给他们下了死命令,雨季过去,不会说二百个汉字的,他们分到的妇人,收归公有。

    妇人想嫁给大明将士,得会说一百个汉字,否则全部处死。

    兵卒的房子里,全都是学汉字的声音。

    雨停时,也有戏班子在空场上唱戏,兵卒都会去听。

    唱的都是忠君报国的故事。

    还有教书先生,教他们说话,也会给他们讲故事,也都是忠君报国的故事。

    现在方瑛也舒服,以前打仗愁钱愁粮愁兵,现在什么都不愁。

    粮食多的是,根本吃不完。

    兵也有多是,广西就有一百多万。

    为了吃粮食,方瑛特意运来七十万土人,全都驻扎在各城里面吃粮食,敞开肚皮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大明没时间准备,这么多粮食,根本没办法储存。

    只能分给广西土人,反正都是自己人,在广西也得吃饭,搬来安南,还节省广西粮食呢。

    而把安南的男人,靠近朱雀关的,全都抓回大明。

    其他城池的,都赶出去,自谋生路去吧。

    妇人全都留下。

    广西狼兵各凭本事,有的抢了十几个娘们,养在家里,造小人,反正粮食有多是,也吃不完。

    狼兵也不担心这些粮食吃完咋办,反正朝堂会管的,他们是汉人,陛下不会不管汉人的。

    安南的官方语言是汉语。

    但不许贱民学习汉语。

    给这些妇人一个变成贵人的机会,肯定愿意学汉语的。

    狼兵不敢不学,一边学说话一边造小人,心里发狠了,儿子一定要会说汉话,不能像他们一样了。

    各地的狼兵,今年夏天不训练,都在学汉语。

    而在中枢。

    方瑛占领数个城池的消息传来。

    已经是五月中旬了。

    京师的天烈日炎炎。

    今年年头不错,罕见的没有发生灾祸。

    朱祁钰看了眼安南事,就放下了密奏。

    站起来,看着外面姣好的阳光。

    “皇爷,惠妃娘娘生了,母子平安!”小太监来禀报。

    这是他第六个儿子,皇七子。

    林钰在上个月就产下第五个儿子,皇六子,赐名朱见澎。

    毛氏又生个儿子。

    白氏肚子里的也是个男孩。

    以前缺儿子,一口气来七个,谁受得了?

    “大赏,朕晚间就去!”

    毛氏肚子疼了一夜,折腾几天了,才生下来这孩子。

    朱祁钰准备赐名朱见澳。

    宫中正在张罗,封后大典。

    皇子刚办完弥月宴,四个皇子一起办的。

    朱祁钰只是露个脸,也就过去了,他并不上心。

    徐珵给他上了奏章。

    说今年早种出来的地瓜有毒,吃完毒死了人。

    因为是特殊培育的,放在屋子里,用火烤着育苗,早早种下的,五月刚好结出果实。

    结果,有毒。

    原因还在找。

    朱祁钰让他带人研究。

    玉米长势喜人,去年的种子大部分都长出了幼苗,还得看结成果实是什么样子的。

    密奏里全是详细的育苗、栽种、繁殖的过程,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

    看了很久。

    脸上露出笑容:“徐珵做的不错,若天下有一百个徐珵,这粮食已经推广下去了。”

    “再去民间征召,懂农事的人,统统收入农业司。”

    又打开一份密奏,是从南京送来的。

    看完之后,朱祁钰脸色阴沉:“含山公主逗朕玩呢?数次推脱,怎么?觉得朕没她不行?”

    含山公主和皇帝讨价还价,当皇帝接受价格时候,她居然虚晃一枪,却说自己没有海船,愿意进献两千艘江船。

    “把杨璇诏来。”

    杨璇被陈舞阳折磨后,上书致仕,被皇帝诏入京中养病。

    海船之事,挠破了朱祁钰的头皮。

    等着自己建造海船,猴年马月了。

    逯杲给他上了封密奏,说安南权臣家中有很多海船,若能将这些海船收归中枢,中枢就不缺船支使用了。

    这封密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