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1章 大明是疯狗吗?东北这块烂地,也要?(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边疆,不多叫唤几声,皇帝该把他给忘了。

    “说回朝鲜,该怎么办?”

    李侃嗤笑一声:“好办,把那些还没学会汉话的,统统贬为奴隶,让他们下海捕鱼,不给饭吃,饿死拉倒。”

    “朝鲜汉化最慢,并非百姓不配合,而是孙可法太胡闹,把本来会说汉话的人都给杀了,导致民间会说汉话的人太少了。”

    王越不赞同这么粗暴,平定容易,治理难啊。

    好不容易,朝鲜人愿意接受大明身份了,也习惯大明治理了,还是不要乱起来的好。

    确实是孙可法闹得,景泰十一年朝鲜叛乱四十多起,好在都是小乱,但也造成了很多损坏。

    孙可法为治理朝鲜提供了不少银子,不然也容不得他这般胡闹。

    打碎了朝鲜原有的生态系统也好,省着重蹈交趾覆辙。

    李侃冷笑:“柬埔寨的人能杀,朝鲜人就不杀喽?他们哪里金贵呀?”

    王越翻白眼,这位杀气太重。

    他却摇摇头:“这么粗暴的话,必然遍地造反,得得不偿失啊,希正公。到了冬天还没粮吃,陛下还会责怪朝鲜。”

    “哪年没饥荒?死几个人怎么了?”李侃觉得王越太矫情。

    他眼珠一转:“现在朝鲜丁口超过七百万,征兵出来一批,填充库页岛怎么样?”

    “库页岛上没大仗可打,运人过去,纯属赔钱。”

    王越立刻明白了:“你也太狠了吧!”

    那是移民过去吗?

    单纯的送去库页岛上当野人去,能占住即可,占不住死了就死了,死一批送上去一批,直到把地方占住。

    “朝鲜对归顺大明,并没有太大抵触,没必要赶尽杀绝。”

    不是王越心软,而是没钱。

    孙可法搞到手的钱,都二次投入进去了,朝鲜漫山遍野的玉米,就是明证。

    朝鲜的经济发展,也是需要前期投入的。

    推行汉化也有成本。

    反正就是没钱。

    李侃嗤笑两声:“那我没辙。”

    “希正公,我的意思是,倭国内乱呢,咱们能不能趁机占点便宜?”

    李侃眼睛一亮,旋即暗淡下去:“算了吧,李满住的女真兵强不强,在倭国也没讨到多少便宜。”

    “就是对马岛,倭国幕府也在讨要,态度坚决。”

    “龚永吉都不敢贸然和倭国交恶,倭寇闹得太凶。”

    现在的倭国,就是个火药桶。

    谁沾上谁倒霉。

    龚永吉占据对马岛,修建工事,并派人联络倭国北面的诸侯,和其贸易,赚取银子。

    龚永吉认为,现在不是交恶倭国的时候。

    中枢也传来圣旨,不许交恶倭国,哪怕倭国讨要对马岛,让出去也可以,绝不能和倭国开战。

    大明无力再开一面战场了,今年连对东察合台汗国的态度都在退让,必须度过这两年再行开战。

    何况倭兵是真好使,屠城小能手。

    “咱们去倭国买粮怎么样?”王越是真坏啊。

    这是让倭国狗咬狗咬得再凶一点。

    李侃呵呵而笑:“倭国打得越凶,越需要大明的支持,他们宁愿饿死自己,也得卖粮食给咱们。”

    “咱们卖些军备给他们,正好朝鲜军换装后,淘汰一批,都卖去倭国。”

    “倭国肯定愿意买,价高者得。”

    “让他们流干最后一滴血。”

    倭国虽还有幕府撑着,其实已经内乱了,遍地是诸侯国。

    若以大明官方的身份贸易,那就只能和幕府交易。

    而王越以朝鲜省的身份去交易,那自然是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喽。

    “靠倭国还不够,还得靠海洋。”

    王越道:“给七百万朝鲜人派任务,让他们缴纳鱼干,朝鲜不收税收鱼干,这些鱼干收藏起来,一旦冬天缺粮,就用鱼干赈灾。”

    朝鲜确实不是种粮之地,占城稻在朝鲜南部推广,收成远不如两湖。

    幸好北方能种玉米。

    玉米又吸肥吸水,朝鲜北部这两样都缺,徐珵带领农科院,研制肥料呢。

    但以朝鲜之地,养七八百万人是没问题的。

    朝鲜和内地,已经修通了三条驰道,一条走辽宁、一条走吉林、一条走黑龙江。

    境内驰道也四通八达,水马驿站也都办了起来。

    内地有的,朝鲜也有。

    煤油灯、织布机、肉罐头,朝鲜也有。

    风靡一时的海鱼罐头,朝鲜也遍地都是罐头厂。

    还引进绵羊种、肉牛种,打算开纺织厂和牛奶厂,牛奶不易保存,就开始制作奶油、奶酪、酸奶等。

    奶油原产于印度,大唐就开始制作了,唐代的酥山,就是奶油冰淇淋。

    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傾入盆內,冷定,待面结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渣,入锅内即成酥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