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1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工程(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陈选在中枢一年多,朱祁钰觉得是个可造之材,就想派他去地方当一任布政使,六十岁有望入阁。

    “微臣愿意完成父亲遗志。”陈选没有选择,皇帝既然问了,就是打定主意让他去。

    他也知道,上一任布政使因为贪污被抓,吏部推举的三个人,里面就有他。

    但内阁觉得陈员韬在福建多年,如今他儿子又去,容易在地方形成势力,就不太同意。

    不想皇帝这么有魄力,让他再去福建。

    今天的福建可和以前不一样,福建包含宝州府和琉球,而宝州府在十几年的开垦下,已成为世外桃源一样的存在。

    琉球又是倭国要冲,和倭国贸易都要经过琉球,琉球自然是极富的。

    皇帝又在福建设立军械厂和全国最大的造船厂,福建从东南穷省,一跃成为内地富庶省份。

    有宝州的福建,才是完整的福建。

    朱祁钰和陈选说了会福建事,才让陈选离开。

    白昂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现在的白昂,已经是治水司一把手,全国的河道都归白昂管。

    “坐。”朱祁钰对白昂极为满意。

    大明治水第一人,绝对是白昂。

    经过他手的水道,能绕着地球转十圈,经他手的银子,超过两个亿。

    白昂皮肤粗糙,像个田间老农一样,治水司的官员,全都跟他一样,天下的水道,都被他们走了个遍,才一点点设计出图纸,一点点治理,才有了今天河道承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图景。

    在治水过程中,死去的官员超过了一百位,死去的技术人员,高达上千人。

    每一个人,都葬在原地,立碑建庙,永远祭祀。

    大明砸进去治水的钱,已经超过了两个亿。

    目前中枢还在往里面投钱,主要改良各地的灌溉工程,修缮沟渠,架桥修路等等用途,就是让种地更容易,产粮更多。

    “刘吉上疏,西域算是承平了,内部应该没什么大战要打了。”

    “朕想修缮一条从长安通向西域的主河道,方便行船。”

    朱祁钰对运力十分不满意。

    大明在巴尔喀什湖最多能支撑二十万大军,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他打算用人命叩开中亚的大门。

    “陛下,打下西域之后,微臣就考察过了。”

    白昂苦笑着摇头:“西域缺一条主河,大明最长的三条河,长江、黄河、黑龙江,西域都不具备。”

    “而且西北严重缺水。”

    “微臣倒是想到了一条,从乌斯贜的雅鲁藏布江引一条河,利用地势流进西域,充沛的水资源,就能让西域重新变成绿洲了。”

    “若水流域足够大,就能人工开凿一条运河,和西域和甘肃连起来。”

    白昂提出的是,从雅鲁藏布江开始,勾连狮泉河,连接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把高原上的水引下来,惠及陕西、宁夏、甘肃、西域、热河等地区。

    朱祁钰凝眉,这个计划白昂不是第一次提出来。

    确实有希望实现,就是造价太高了。

    治水司给的预算是七个亿,外加一千万奴隶,耗时二十年完成,这样就能把西北彻底盘活。

    中枢还真论述过,但因为前景不明,就被否决了。

    “白昂,你去过高原吗?”

    “人在高原上,呼吸都是问题,怎么搞建设?”

    “七个亿,朕出得起,一千万奴隶,朕也能给你,累死一千万人,朕还能再给你一千万人,奴隶朕有多是。”

    “可是,你想过没有,荒漠真能变成绿洲吗?”

    “刘珝上的奏疏朕看了,刘珝说西域之地,不是贫水,而是蒸发量大,会不会引下来的水,流着流着就被蒸发掉了?最后还是流不进西域?”

    “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一千万人同时施工,粮食怎么供应?靠人一袋一袋抗上去吗?”

    “还得需要多少人运粮呢?”

    “就算排除万难,建成之后,断流了怎么办?你白昂能付得起责任吗?”

    朱祁钰不是心疼钱,而是觉得这项工程不靠谱。

    过于想当然了。

    乌斯贜全是高山,施工难度该多大?就算不计人命往上填,流下来的水真的能流到甘肃吗?

    大明需要一条河流,从内地到西域的河流。

    只要有一条水源充沛的河流,那么西域就是内地,大明的兵锋能直接打到里海去。

    “陛下,若有这一条河流,大明能彻底掌控乌斯贜,甚至贯穿整条澜沧江,整个老挝、柬埔寨、暹罗、缅甸、孟加拉百越之地,也都无法脱离大明!”

    “这条河不管成功与否,都值得试一试!”

    “为何中枢不断劝您,将这些土地外藩给皇子,就是知道没有一条主干流,大明的精兵强将没办法及时平叛。”

    “可如果有这样一条河流,从乌斯贜,通向大唐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