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4章 谷国徐国鄫国篇:龙生九子(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土却很不发达,越往南越贫瘠。

    以前发展是均衡的。

    谷王发现晋王的野心后,就开始把经济中心向北转移,靠近大明、宁国的地区,都是谷国发达地区。

    人口也是,谷国总人口3.1亿。

    主要集中在恒河流域和西孟加拉地区。

    按理说,谷国人口这么多,不应该这么弱啊。

    一方面是晋国太强。

    另一方面谷王实在不靠谱,这位脑子不灵光,政策是东一锤子西一棒子,秉政大臣也是阿谀奉承之徒。

    有名臣要上疏大明皇帝,结果被谷王逼死。

    导致群贤退避,国内人心离散。

    好好的大国之基,被谷王玩成了超级大弱鸡。

    谷王还是个顽主,什么都爱玩。

    朝政丢给太监、大臣去管,他就负责在宫里瞎玩,国内建设都不太管,朝堂上贪腐严重,政局混乱。

    这也是晋王盯着他的原因。

    朱佑榷兄弟看见谷王,就看出他的虚弱,纯粹是被酒瑟掏空了身子,今年四十九岁的他,看着没两年活头了。

    也就新医学发达,否则谷王早就玩死了。

    谷王哪方面都不咋地,但能生啊。

    生了33个儿子,47个女儿,总数80个!

    老皇帝才生了41个儿子,27个女儿,才68个。

    谷王比老皇帝还能生。

    在这一方面,谷王完胜所有藩王。

    而磨刀霍霍的晋王,在生儿子问题上,却十分难产,他只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可谓是藩王里子嗣最艰难的一个。

    谷王则稀松平常,今年还有一个婴儿诞生呢,就是能生,气死你们。

    作为一个超级玩咖。

    上行下效,民间都以玩乐为主,层出不穷的娱乐项目,朱佑榷兄弟俩玩得不亦乐乎。

    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谷国。

    乘坐火车去印度第五国,徐国。

    火车从加尔各答(谷都)出发,沿途要经过不繁华的谷国南方,还要借道晋国,才能抵达徐国。

    离开繁华的北方,看到南方情景,兄弟俩大跌眼眶。

    “这是谷国?”

    车窗外,山道纵横,百姓衣不蔽体,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皮肤烤得黝黑,这里的百姓都是老年人。

    道路也没有沥青路,全是土路,连熟土都不是,下起雨来就无法行走,路差屋破一穷二白,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一个个老人步履蹒跚,当火车停靠后,脑袋探进来卖东西。

    经过了解才知道。

    这些都是空巢老人,年轻人都去北方打工了。

    这里以前也是沥青路,也是笔直板正的道路,以前也过着好生活。

    可随着晋国磨刀霍霍,谷国就彻底放弃了南方,把沥青路全都刨了,熟土路也都毁掉。

    还在两国交界处,制造了五十公里的无人区,制造无数个烂泥塘,里面全埋着炸弹。

    南方再能种地发展贸易,谷国也不要了。

    大不了丢掉全部南方,把晋国人口全都耗死在这里。

    两国早已交恶,只是中央王朝不知道罢了。

    谷国早就坚壁清野,彻底放弃了南方,专心经营恒河口的土地,使得谷国南北差异巨大。

    谷国人口很少的原因,就是毁掉了南方,粮食无法养活太多人口,否则谷国人口还会翻一倍。

    整个印度,养活30亿人口是没问题的。

    专列短暂停靠后,再次鸣响汽笛,朝着南方驶去。

    越往南走越荒凉。

    除了铁路线外,全是搞坏了的烂地,一旦晋谷两国开战,谷国会立刻切断铁路线,让晋国陷入泥潭之间。

    火车驶出谷国国境,进入晋国。

    穿过一百公里,才进入徐国国境。

    徐王,是皇十三子朱见漓,其母妃是白妃,曾外祖父是白圭。

    朱见漓在皇帝诸子中,可以说是最不出众的那一拨,所以封在德干高原上。

    封在此好处是有,因为土地贫瘠,粮食不多,又地处高原地形,少量兵力就能有效防守,而且矿产资源丰富,靠出口矿产就足够自给自足。

    坏处同样不小,这里不具备争霸的资本,也永远不可能参与争霸,又毗邻野心勃勃的晋国,不伏低做小都不行。

    老皇帝如此封地,也是结合朱见漓的性格,朱见漓是不争不抢的性格,又没什么才干。

    给他一块好地,就会引起觊觎,反而会丢掉封国。

    给他一块坏地,他又不会治理。

    只能给他一块中不溜的封地,德干高原,平均海拔高度为450—900米,西高东低,由于多雨原因形成多条河流,河流把德干高原切割破碎,形成大小不一样东西丘陵山地,河谷平原和盆地。

    从地理环境来看,这里远远赶不上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富足,但和国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