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6章 建立紫光阁,宋国篇:岛屿上的平头哥(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你是榆木脑袋吗?这么教都不会?

    朱祁钰只能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你也知道谁是贤才,可你会一如既往的用他吗?”

    “就说王琼,在奥斯曼战败,换做你当皇帝,你会不闻不问继续用他为帅吗?”

    “太子,名将是用命堆出来的,是从失败当中历练出来的。”

    “你觉得杨信如何?”

    朱见淇如实道:“此人是我大明朝中顶级将才。”

    “他年轻时,还是个愣头青呢,会个屁打仗啊。”

    朱祁钰嗤笑道:“无非是朕用他而已,朕给他机会,让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才一步一步走成了绝世名将。”

    “明白了吗?”

    “名将不是天生的,是用人命堆出来的。”

    “朕封了一千多个伯爵,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当中杀出来的,若无朕,他们泯然众人矣,哪来的青史留名?哪来的千年富贵?”

    “就说你讨厌的朱永,若朕不用他,他不过一个伯爵而已,可朕相信他,他现在也是国公。”

    “他镇守东北,难道不稳固吗?谁说过他不会打仗?”

    “太子,你是皇帝,你可以不会打仗,但你要把会打仗的人提拔出来,让他们去领兵为你打仗,既然用了就要相信他们,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信任到底,他们会给你回报的。”

    朱祁钰这些年,看走眼的时候很多的。

    可大明底子足够厚,战败一次两次都无所谓。

    所以历练出这么多将才。

    以前担心没统帅,如今大明真缺统帅吗?

    不缺的,缺的是敢用名将的人!

    就说太子,和杨信关系不好,难道因为个人感情,就要耽误国家大事吗?

    朱见淇若有所思。

    老皇帝不会打仗,却把世界打下来了。

    “朕建议你读一读元史,看看成吉思汗是如何用人的。”

    “一个崛起在蒙古高原上的部落,是怎么一步步让世界恐惧的?”

    “朕总结出一句话,用人!”

    朱祁钰道:“成吉思汗是这个世界上,最会用人的皇帝,看看他的开国四狗,哪个不是普通人?可在成吉思汗手上,个个都是惊世名将。”

    “这和本朝太祖是一样的。”

    “若无太祖,徐达常遇春冯胜李善长,不过芸芸众生而已,如何名垂青史?”

    “朕和成吉思汗、太祖皇帝都不一样,他们会打仗,朕不会。”

    “可景泰盛世差吗?”

    “整个世界,不照样臣服在朕的脚下吗?”

    “成吉思汗不曾做到的事情,朕做到了!”

    朱祁钰认真道:“用人。”

    他语气一缓:“再说治政。”

    “朕压根就不会治理天下。”

    “你也知道,朕本是藩王,是倭灵王兵败被俘,大明最危难时刻,朝臣无奈之下推举出来的皇帝。”

    “朕从来没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朕压根就不会治理国家。”

    “临危受命而已。”

    “朕治政前八年,纯属瞎胡闹,因为朕根本就不会秉政啊。”

    “后来呢。”

    “朕忽然就明白了,朕不懂,可以不管啊,让懂的人来帮朕治理呀。”

    “从那之后,朕就将朝政交给内阁六部,批红权也交给了司礼监。”

    “一人计短多人计长。”

    “如果国政大事,都由朕一个人来处理,你说朕会不会累死啊?朕过度劳累之后,还会认真处理政事吗?中枢错一点,地方就错一片,作为皇帝,是不能出任何错的。”

    “既然是中枢,既然满朝文武,为什么不将政务交给他们呢?所以,朕就把政务全部交给内阁六部五寺来处理呢。”

    “朕只负责执掌大明这艘巨舰的船舵,仅此而已,足够了的。”

    “所以大明才有了今天。”

    “世人皆说是朕的功劳,其实是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功劳。”

    “前些年,你和你的弟弟们代朕秉政,天下不也正常运转吗?”

    “就是因为有一个好制度。”

    “做皇帝,就老老实实拿个印章,管住皇权就够了,千万不要拿江山社稷开玩笑,更不能拿江山社稷置气,绝不能拿江山社稷做实验。”

    “高处不胜寒,中枢是丁点错误都不能有的。”

    “天下黎民百姓,都盯着中枢呢,中枢任何决策,都是关乎万千黎民百姓的生计问题,要慎之又慎。”

    “即便今天,朕秉政,也是如履薄冰,一件事都要反复在朝上讨论讨论。”

    “怀有名器,恰恰要如履薄冰,这个位子,不能出错。”

    “所以朕给你配的都是老臣。”

    “这些老臣,个个都是人精。”

    “就说那王恕,军政双绝,朕远远不如他;马文升、余子俊,军政全才,是朕的左膀右臂,王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