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5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白羽鸡,六个月长成的新品种,鸡肉分量足够大,肉质鲜嫩好吃,一只鸡成年后能长到十六七斤。

    随后在景泰六十四年,又推出樱桃谷鸭,种鸭成熟期为182天,父母代年平均产蛋210~220枚,蛋重75克。

    将科技引入农事,不再藏藏掖掖了,开始名正言顺。

    不止是畜牧养殖方面,在粮食果蔬种植中,也在大面积使用科技。

    朝廷每年都会投入十亿以上的金额进入研究所,用于更新迭代。

    景泰之前,大明粮食亩产350斤,景泰朝引入新稻种,不断杂交,研究出新稻种,又使用农药和化肥,亩产是每年稳步提升。

    到了景泰六十四年,重庆省,夔州府,一亩稻田年产760斤左右,翻了一倍有余。

    夔州府不止种植水稻,还种植小麦、玉米、木薯、大麦、高粱等。

    现在百姓肚子里有油了,吃粮食没有以前那么虎实了,再佐以大量果蔬肉食,粮食反而节省一些。

    大明虽无人饿死,但朝廷依旧将粮食安全,视为第一战略。

    必须保证粮食稳定供应,必须保证粮价不涨不跌,必须保证农民劳有所得老有所依。

    随着工业化进展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农村,不愿意种地了。

    可土地,朝廷也不能收回来吧。

    收回来落入资本手里,皇帝才睡不着觉呢。

    所以,在景泰五十三年时,将社保和医保覆盖到整个农村,到了景泰六十三年时,已经做到全体农民覆盖。

    在家种地的农民,缴纳社保送医保,而外出务工人员,则没有这个优惠政策,因为在外务工,保障福利是工厂给交的,是必须缴纳的。

    这也是人力成本提升的原因之一。

    农民也不用交税,也不交社保,朝廷实在没办法,只能给福利政策,送他们医保,让他们主动来交钱。

    当然了,也是为了保障更多人在农村种地。

    从景泰十五年,大明进入缓慢工业期时,就颁布了政策,土地不允许荒芜,一经查实没收土地,全家流放。

    别看大明国土面积庞大,但人多呀,平均之后,人多地少,生存空间狭窄,连氧气都不够用。

    大明是一个极度缺土地、缺资源、缺粮食、缺水资源的国家。

    大明有八条大河,长江、黄河、黑龙江、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中华江、澜沧江,却还是贫水国家。

    随着北水南用工程启动,可能在三十年之后,大明北方不再缺水了。

    大明煤铁资源看似很多,但都埋在冻土区,目前可以开采的除了内地外,就是阿尔泰山、库页岛、婆罗洲的矿产资源,像老挝、缅甸都有矿产,但开采难度大、成本太高了。

    冻土区可以说检测出十几个大石油矿,但怎么开采呀?

    从资源图上看,大明地大物博。

    可真正用的时候,却变成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朱厚煐从重庆出来,进入夔州府的瞿塘关,进入三峡第一峡,仅听到流水声,就知道波澜壮阔。

    可这座小城,也是很波澜壮阔。

    他入小城路上,就有人拦驾告状,是一家地产开发商,状告瞿塘县衙,拖欠公司款项一个亿,拖欠不还。

    了解之后,他派人实地走访,发现该小区业主也在告状,状告黑心开发商,小区入住十年了还不下房本,小区物业除了收钱什么都不管,还换不掉他们。

    而这个开发商立刻就有话说了,说县衙拖欠他的工程款,房本抵押在银行里,他没钱还给银行,就拿不出房本,也就没法给小区居民发放房本。

    朱厚煐诏来知县,知县却说,这是上一任知县留的烂摊子,跟他没关系,而县衙里的公账上,这钱是还了的,至于小区业主要求换物业,县里也派人去了,可那物业和开发商是一伙的,就赖在小区里,驱使老百姓状告县衙,他们狼狈为奸。

    把朱厚煐气乐了:“孤问你,朝廷让你来做知县,是干什么的?”

    “自然是治理地方。”知县坦然道。

    “那你治理好地方了吗?”朱厚煐反问。

    “治理好了呀,以前大桥收费不合理,微臣上任后,取消了大桥收费,让车辆自由通行,本地有几栋烂尾楼,也是在微臣的努力下,让老百姓住上了房子。”

    知县道:“这都是上一任知县留的烂摊子,微臣确实是一县父母,可也不是神仙,什么事都能管啊。”

    朱厚煐还拿不住他把柄,他把责任都推到上一任知县头上。

    可若是跟着他的节奏走,朱厚煐还当什么千岁爷了。

    “上一任知县的问题,自有吏部去查,孤只问伱一件事,你是本地县官吗?”朱厚煐问。

    “是!”

    “那你就该管!管不了就滚回家吃白饭!别在这里尸位素餐!”朱厚煐面露厉色。

    知县不敢犟嘴,但还是不服气的。

    “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