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1章 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澜沧省,和大理、南诏可不一样,这是一个人口大省,户籍人口1.7亿,常驻人口2.3亿。

    作为澜沧省的省治仰光,以前叫达贡,后来修建瑞光大金塔而改名为大光,仰光是根据大光改的。

    大明将这座城市命名为独龙。

    因为这片平原是独龙江冲刷出来最富饶的平原,也叫独龙平原、澜沧平原、大光平原。

    而在景泰六十五年,决定将独龙市升级为龙京。

    将澜沧省治北移到内比都去,内比都现在叫彬马那,大明改名为越都。

    越字,取自王越,因为缅甸战争中,王越控制住这座城市,将这座城市建造成大本营,才在十余年缅甸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成功占据整个三缅之地,王越居功至伟。

    当时没想过,这座城市会成为澜沧省的省治。

    把省治迁过来,主要是战略位置重要,其次是王越建设的这座城池,底蕴深厚,征缅战争中近百万官兵,就定居在了越都,地利人和,就具备迁移省治的先天优势。

    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大省,沿海省份、经济发达省份,不泛有经济发达城市,比如勃固、毛淡棉都适合做省治。

    仰光,就是独龙,户籍人口2200万,常驻人口达到3500万人,在大明百强城市中排名前十。

    首先,独龙的地理位置优越,类似于广州湾的地形,出海口两翼就如香港、澳门,具备天然良港的地缘优势。

    又地处大唐洋上,地理位置又极为重要,负责地域来自大唐洋上的敌人。

    和地理位置优越的独龙相比,越都地理位置就太差了,位于大山里的省治,可谓是澜沧省最穷的城市。

    越都人口仅800万,即便省治迁移过来,人口也难以破千万。

    远远不如毛淡棉和勃固。

    毛淡棉,是古缅甸造船厂,下缅王朝售卖给大明的船支,就是从毛淡棉和马达班制造并出口的。

    大明占据毛淡棉后,收容大批孟族造船工人。

    大明境内活跃着少量孟族人,就是当时投靠大明的造船工人的后代,这些人有的搬了南京松江造船厂,有的则还留在本地。

    毛淡棉,被王越改为船州。

    但在景泰六十四年,又改回了毛淡棉,作为澜沧省第二大城市,毛淡棉,人口1900万,常住人口将近3000万,也是澜沧省第二大贸易港口。

    毛淡棉,主要做西南进出口贸易,西南地区的所有出海商品,基本都会停留在毛淡棉港口,这就造成了毛淡棉的辉煌。

    景泰五十三年,大明成立船州大学,是西南地区第四所重点大学。

    去年朝廷评选一百个文明城市当中,毛淡棉以排名第八名的好成绩入选,并被推崇为旅游城市、文学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安全城市五好城市。

    而且,还是大明第一批进入工业化的城城市。

    作为一母同胞的南诏,可就没有澜沧省的好待遇了。

    来澜沧省当官的,都是朝中有人,个个靠山贼硬,朝廷也格外重视澜沧省,因为澜沧省近五年,给朝廷纳税年年过亿。

    像勃固、椰城、弄浪(土瓦),人口全部过千万。

    去年争省治的时候,各知府都快打起来了,中枢也快吵翻了天了,最终估计越都自己都没想到,馅饼砸自己脑袋上了。

    其中最厉害的是勃固,和独龙城一样,建在海湾之上,户籍人口1700万,但常驻人口在2000万以上。

    天下人都以为省治会迁去勃固,却没想到迁去了农村,不靠江不靠海的大屯子……天下人都搞无语了。

    之所以北迁,因为这里是缅甸的核心之地,两省的枢纽地区,控制这里,缅甸两省就无法脱离大明。

    朱厚煐在独龙和勃固的感觉,就是太富裕了,这又是一个广州和深圳。

    大明和欧洲、非洲、西亚、南亚贸易,主要在孟加拉、澜沧、马六甲三个省。

    对大洋洲、美洲贸易,则在日本、福建、吕宋、广东四个省。

    去年,百强城市排行榜,广州排行第六,独龙排第九,勃固排二十四,毛淡棉排六十九。

    就知道澜沧省多么富裕了。

    龙京铁路,开通七八年了,全程运行十四天半,就能从北京抵达澜沧省独龙市,就是龙京。

    作为大明的十京之一,龙京最远的有三条铁路,一条是龙京铁路,一条是龙苦铁路,从龙京一路往西,途经昆明、重庆、兰州、西宁、吐鲁番、到费尔干纳的苦盏;

    最后一条是龙哈铁路,从龙京,途经万象、河内、南宁、桂林、长沙、武汉、开封、济南、唐山、沈阳、长春,抵达哈尔滨。

    三条纵贯南北东西的铁路,让澜沧省和内地连接起来。

    朱厚煐从龙京到勃固,感受到澜沧的富裕,和交通发达。

    在大理省和南诏省,一天只有一辆次火车,去哪都要等,可在澜沧省则不一样,无论去哪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