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们(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以法治国的理念,法,绝不是说说的,更不是保卫权贵阶层的工具。

    法律是保护好人的,保护天下所有明人的!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是一句空话。

    景泰朝颁布的大明律,一共分为根本法大明律,就是宪法,基本分为四大类:刑事、民事、经济、行政,里面详细划分很多小分类。

    为了让百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朝廷推出,将法律融入中学课本中,学习,学的不止是知识,还要学做人。

    让小孩子知道,犯法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当被人欺负的时候,要学会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这是老皇帝能做的。

    所以,每一年,法律都会增修、修补、改动,但根本法不会动,成型法不会动!

    不成型的法律,才可以增改修订,其他法律是不允许动的,更不允许后世之君乱改一气。

    景泰六十一年,老皇帝提出,修订成型法,需要全民投票,人数超过三分之二,才能修订成型法,否则成型法不允许修订,成型法颁布后,必须依法行事,不许不依更改等行为。

    这些成型法,都是经过四十多年实践慢慢形成的法律,修订与否,意义不大,反而会助长某些不良群体。

    老皇帝只要担心后世儿孙被忽悠瘸了,擅自修订成型法,就像大诰,太祖皇帝苦心造诣研究出来的,后世儿孙哪个听了?

    法律可不行,法律一经颁布,就必须实行,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动摇的可能性。

    所以,就需要全社会具有法律意识,不止要有,要非常充足的有,深刻的认识到法律多么重要。

    景泰六十五年,老皇帝亲下圣旨,对于不成型法的修订,要征集民间意见,全体国民均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公开信箱,并要一一回信,不许偷懒。

    地方官员多么不作为,老皇帝不用听人说他就知道,如果不下硬指标,下面估计都不会动,然后将意见稿全部丢掉烧毁,只送给朝廷一个自己瞎写的稿件而已。

    并且提出,大明所有官员出行,不允许前呼后拥,更不允许实行戒严,不允许动用安保、警力,不允许隔绝百姓等等十几条,打破权力机制,实现官员和百姓零距离接触。

    当时就有朝臣去养心殿询问,官员前呼后拥,主要担心被刺杀,一旦出现这等不良案件,将会有堆积如山的朝政被耽搁,会有更多的百姓因为朝政耽搁而遭殃。

    却遭到老皇帝的训斥,你若为民做主,老百姓为什么要刺杀你啊?刺杀你,还是伱该死!

    这条政令,是强制执行。

    并且限制皇帝,如无特殊必要,不允许随便出宫,主要是皇帝出巡靡费巨大,钱能省则省。

    除了这些,还规定勋贵家人出行,也不许前呼后拥,纵然先辈有功,也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享受你们的特权。

    这条政令,要写入法律,官员勋贵必须遵从。

    并且再次提出人人平等的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定,呼吁天下百姓参与完善立法,增强全民法律意识,懂得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积极使用法律。

    又提高了律师待遇,鼓励学生报考法律系,学习法律,出来当律师。

    对于司法部门,老皇帝极为重视,如何保证司法官员的廉洁,是朝堂上经常出现的议题。

    想保证廉洁,就多发工资,那可不行,那不就等于助长他们的贪心,诱导让他们去贪嘛。

    可怎么保证司法部门官员的廉洁呢?

    议了这么久也没个定论。

    毕竟大明没有这方面经验,官员的廉洁完全靠官员自身节操来调整,其实就是嘴上一说,哪有真廉洁的呀。

    而且,大明官员没有为民做主这一条,从古至今就没有,大家都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为皇帝家服务的,是为权力服务的。

    可老皇帝非得让官员为人民服务,官员也觉得别扭呀。

    我们辛辛苦苦考上来的官员,不能作威作福,反而为民做主,我有毛病吧?

    根本法大明律就这样规定的。

    所有官员,在入职之前,都要跪在大明律前宣誓,保证忠诚廉洁等等,这还是朝廷议出来的,但屁用没有,当官的没一个照着做。

    朝廷无法保证司法绝对公正,甚至说连办法都没有。

    但能让全民学法。

    医学、法律,都已经进入课本了,政治有一个单元,就是法律单元,之所以没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因为学生读法律,过于深奥过于教条,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适当学一些,了解一些常识就可以了。

    不止政治单独学,常识这门课程里,也有一些法律知识,语文里也可以增加一些法律类的小故事。

    医学,则放在生物里面,中西医的基础知识都是要学的。

    孩子的学习,一直都是大明的重中之重。

    即便大学毕业后,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工作,但也没人唱衰学习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