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5章 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红线(2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统治过这里,原因很多,重点是华夏自古就是大陆型国家,对附近的海岛都不敢兴趣呢,比如宁波,大明都不想要呢,何况这么远的婆罗洲了。

    其次是运力有限,造船业不发达的中原王朝,最多过来出使,没办法运兵过来占领这里的。

    还有就是统治成本太高了,这里人还没开化呢。

    景泰朝能统治这里,和工业革命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就算占了现在也丢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老皇帝有钱,用美洲的白银,砸服了这里。

    别说古代了,后世发达不发达,照样对婆罗洲很陌生,对印尼这个国家都很陌生,存在感低是一个原因,太远也是一个原因。

    大明能统治婆罗洲,运气因素占据更多。

    老皇帝最担心婆罗洲政变,所以,设了三个海军都督府,互相挟制,总兵力上百万,维护几百艘大型船支。

    每年的军费,就要几个亿!

    这军队有用吗?没什么用,可如果不设大军在此,一旦婆罗洲事变,朝廷绝对处置不及时,到时候婆罗洲烽烟四起,怎么平叛?

    不止海军呢,陆军在婆罗洲也是最多的。

    天下卫所,婆罗洲人数最多。

    因为老皇帝不放心婆罗洲。

    就说近两年,朝廷肃清官场,婆罗洲危及面积是最小的,抓的最少的,难道婆罗洲就没有贪官了吗?

    不是,因为朱见漭也怕婆罗洲忽然造反。

    六亿人口啊,又离大明本土太远了,尤其离京师太远了,一旦造反,就坏菜了。

    就连朱见漭,对婆罗洲都要小心翼翼的。

    电话发明出来后,婆罗洲三省立刻架构电话线,要跨海架构电话线的,从福州-宝州-吕宋-婆罗洲,拉过来的电话线。

    朝廷花了二十几个亿,跨海架构电话线,实现了婆罗洲能和北京直接通话。

    虽然质量很差,起码能听到声音了。

    以前是看不见模不着,这回起码听见了。

    一起连通的还有电报技术。

    通话质量不行,直接拍电报就可以了。

    老皇帝迫切地进行电气革命,就是需要用电,改变世界,最重要的是连通整个大明。

    婆罗洲官员能听见朝廷的声音,也是一种震慑。

    等着电力愈发成熟,未来朝廷也不再担心这座大岛离开大明了。

    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婆罗洲,朝廷在炎海内造岛,用人工岛,拉近和婆罗洲的距离。

    婆罗洲,距离大陆2000公里,这个大陆,说的是广州,就是2000公里啊,相当于北京到福建,实在太远了。

    广东省境内,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岛,叫纳土纳。

    这里,距离广州1900公里,而距离婆罗洲却只有225公里。

    纳土纳,作为炎海的封口小岛,有了这个岛,炎海就完美封边,形成内层岛链。

    可不是一个小岛啊,拥有2000平方公里的大岛呢。

    偏偏这个岛,被划走了。

    大明这座岛,并不对外开放,没人知道,这上面驻扎着20万海军,一旦婆罗洲叛乱,纳土纳岛上海军总督,就会接到命令,率军去婆罗洲平叛。

    纳土纳驻军,别说婆罗洲不知道,除了军机处、内阁、兵部外,无人知道。

    朝廷想在炎海内,造一群人工岛,甚至等未来有条件的时候,造出几个面积和琼州府差不多的岛屿出来。

    这样一来,广东距离婆罗洲可就不远了。

    整个凤麟省,人口2亿,常住人口在2.1亿左右,地理环境优越,靠近马六甲海峡,又和交趾、林邑、郤国隔海相望。

    省治设在靠近马六甲方向的方丈市,以三大仙岛为名。(地图上都找不到城市,印尼太落后了)

    方丈市是凤麟河冲出来的三角洲,地理位置类似于曼谷,但凤麟河是东西流向的,所以方丈市的城门是朝西开的。

    整座城市,约有1700万人口,是凤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别看凤麟省人口众多,其实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凤麟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工业是从景泰五十五年开始发展的,只是在沿海城市比较发达,其他地区都还欠发达。

    凤麟省一共有三个大城市,方丈、不昼、邪木三个城市,都分布于沿海城市,不昼市主要做郤国和虞国的生意,邪木则主要做息国、大洋洲的生意。

    三市人口都在1500万以上,却无法超过两千万,进入超级大城市的行列。

    并非是不发达,而是朝廷不愿意大规模投入资源。

    若婆罗洲太富的话,并不利于统治。

    朝廷是希望,用发达省份来吸引婆罗洲人到内地打工,不然以婆罗洲的潜力,会成为大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朱厚煐在婆罗洲感受到很割裂的感觉。

    沿海城市有大城市的样子,可到了内地小城市,就一副欠发达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