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二章 汜水关,五万对一万(1 / 4)  第一权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缓缓飘落的枫叶像思念,挽回要赶在冬天来之前。

    蹄声踏过炊烟,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伍来到了汜水关前。

    看着城头上,那一面旗帜上硕大的【岳】字,萧凤山的心里一沉。

    紧赶慢赶,夏景昀终究是没犯这等低级错误,将汜水关这座天下雄关拱手让出。

    他挥了挥手,身旁副将上前,沉声喝道:“我等乃是龙首州官兵,前往中京受封,速速开关!”

    砰!

    城墙上,一支羽箭激射而出,钉在他马前两丈。

    城头上传来一声冷喝,“再往前,此箭无情!”

    萧凤山沉默地看着城墙上的守军将领,拨转马头,“后退五里休整!等待后援,斥候警戒!”

    看着那支骑兵退走,城墙上的岳平武也是长长松了口气。

    人的名,树的影,萧凤山文武双全的名头,可半点不假,他岳平武自认不过是中人之姿,虽然有天下雄关倚靠,但真打起来总是有输的可能,能够让对方知难而退,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来之前,夏景昀就曾当面叮嘱过他,虽然将领身处战场自有临机应变之权,但此番驻守,还是要以拒敌为先,不求他杀伤多少敌军,只要守住汜水关,那就是大功一件!

    于是,哪怕他看着这支人数并不算多的队伍退走,他也没有任何想要借着城中兵马,吃掉这一小支队伍的想法。

    萧凤山慢慢地带着队伍走了一段,看着身后全然没有追击意图的关隘,长叹一声,提高马速,朝着剩余骑兵接应的地方赶去。

    到了晚上,英国公的先头队伍也到了。

    军帐之中,两个男人相对而坐。

    离开时,他们一个是权倾朝野的皇帝亲舅,朝中副相;

    一个是勋贵之首,军权最盛,隐约的权臣。

    如今重逢,他们是贼吕如松,贼萧凤山。

    权势只剩下了身后的兵马,而支撑他们奋斗的未来都已经被中京城的那或贼人抓到了手中。

    “萧三郎,计将安出?”

    遭此一变,英国公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虽还不至于颓废,但缺少了权势的滋养,那股暮气还是压不住地从身体和姿态中散发出来。

    萧凤山虽然依旧沉稳如山,但原本那股锐气也已经消失不少,又回到了当初在龙首州时,如沉默顽石一般的样子。

    他并未直接开口,而是问道:“依英国公之见,该作何打算?”

    英国公看了他一眼,“今时今日,你我还要防备?”

    萧凤山摇头,“正是不要防备,我才想先听听英国公的想法,再想想我原本的想法有何疏漏,因为我觉得,在这些事情上面,我应该比你强些。”

    英国公默默抿了抿嘴,好像还是虚伪的客套话好听些。

    但这会儿也不是矫情的时候,他沉吟一下,开口道:“依老夫之见,上策乃是回退入狼牙州,以狼牙、九河、白壤三州为根基,聚拢河北义士以为大业之基,与朝廷分庭抗礼,再图后续。”

    “中策则是自狼牙州转道入雁原州,经过长治、晋州而至壶口,兵临蒲版,收河东之地,一面威震关中,一面攻城略地,同时还能震慑中京。”

    “下策,则是在这汜水关下死磕,争取破关而入,直接兵临中京城下,但是汜水关堪称天险,你我这可横行天下的四五万人,怕是要都丢在这汜水关下才行。”

    英国公显然也经历了深思熟虑,自身在军伍之上的见识也堪称不俗,一番话说得倒是有理有据。

    萧凤山默默听完,也没再藏掖,“先说这上策,如今天下大义不在我们,退入狼牙州,只不过是缓死,而且一定是死,因为我们一旦选择了退守,在那些观望的人眼中,就表明我们已经没有了速胜的信心。”

    说到这儿,他叹了口气,“说起来,不得不佩服夏景昀这个年轻人,我也是在事后才反应过来,他为什么甘愿冒着那么大的风险都要潜回中京,因为当时大势在你我,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就怎么都掀不起风浪来。他必须要寻求速胜的机会,否则一旦让我们坐稳了天下,他们就难办了。”

    他看着英国公,“再说了,你真当我们退回去就能有好果子?狼牙、九河、白壤这几州的人就会一心投靠我们?说不定当我们带兵折返,在边境等待我们的,不是箪食壶浆,而是严阵以待的坚城雄兵了。”

    英国公默然无语,显然萧凤山的话,说中了他的心。

    又或许说,他本身对这样的情况也都有所猜疑,但是依旧自欺欺人地不愿意相信罢了。

    此刻被萧凤山无情戳穿,也无从反驳。

    “那中策呢?”

    萧凤山同样摇头,“中策图的就是雁原州精兵大多在北境一线,后方空虚,我们可以长驱直入,但是,这一切到了蒲版又能如何呢?”

    他轻轻点着桌子,“同样要面临大河的阻碍,一样有潼关天险,而且劳师远征,你确定这些士卒真的愿意那样跟着我们?后勤又真的能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