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打力,完败北梁(1 / 4)  第一权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朝堂正殿之中,中书侍郎张才明的背心生出一阵强烈的寒意,以及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

    从如今看来,这帮世家大族看似闹得多么热闹,但实则全在夏相的掌握之中。

    这个看似两者相争,必有一败的局面,却生生让夏相从中找到了第三种解法,从而将问题彻底消弭。

    他的每一步,看似都是与双方争执无关的闲棋,实则都在消解着对方的斗志。

    你说我对士绅有成见,折辱士绅,怀着兔死狐悲的伤感,和对我对未来肯定还会努力弄死更多大族的担忧,但你看看,王家、卢家、殷家,这三家我可以光明正大弄死的家族,我却只诛了首恶。

    这一步看似最不起眼,实际上却极其重要,让许多其实心忧夏景昀立场的人,开始冷静下来,用一种理性的想法去思考,而不至于被他过往的案例裹挟而产生本能的抗拒。

    而有了这个理性,接下来,一手妙到毫巅的推恩,直接打得这些大族后院起火,实力大减。

    有了这一道旨意,怕是几乎所有大族都会有庶子旁支站到朝廷这一头,此消彼长之下,众人的抵抗意志自然也就小了许多了。

    而接下来,当那几十箱金银财货运抵,而据那将领所言,这才不过灭掉一国十分之一的收成,这直接而强烈的刺激,让众人直接心神摇曳了。

    世家大族之所以如此抗拒,无非就是个利字,但现在利字有办法弥补甚至增强了,所要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庶子、旁系,那还有什么理由与皇权直接对抗?

    最后,随着将坚定支持新政的于德顺破格提入中枢,所有人都明白了太后坚定的态度,也从中找到了更好的路子,抵抗之意还能剩下多少?

    当有一半以上的人改了主意,剩下那些冥顽不灵的人,又还真的成得了事情?

    逼宫逼宫,讲究的是一个以势压人,没了人数和声势上的优势,那就不叫逼宫,那叫螳臂当车!那叫以卵击石!那叫自寻死路!

    一念及此,张才明缓缓呼出一口浊气,堵不如疏,夏相之智,这世间有没有别人能对抗不好说,反正以他自己的本事,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好好干吧,虽然成不了对方的嫡系,但对方毕竟也有容人之量,从朝局的角度而言,留下自己这个中立派在中枢,也能有个好名声,最后平安落地,得一世荣华也不错了,何必像万文弼那般为了那点锦上添花的东西,丢了阖族性命。

    想到这儿,他忽然心头微动。

    昨日北梁使团已经到了京师,按规矩今日是要来递交国书的。

    他们此行,所能商讨的,无非就是两朝共开商路的事情.

    张才明猛地一惊,恍然大悟,好一个借力打力!

    他看向夏景昀背影的目光,甚至带上了几分震惊的畏服。

    珠帘之后,太后的声音也再度响起,“宣大梁使臣觐见。”

    宫中偏殿,以耶律德为首,其余六姓陪同的北梁使团代表已经等待了一段时间了。

    “他娘的,老子受不了了,坐会儿!”

    说着一个汉子就直接大剌剌地坐在了地上,一旁有人连忙劝道:“你这是作甚,快起来,咱这是在南朝宫城,代表的朝廷颜面,得讲礼仪!”

    “讲个屁的礼仪,咱们讲了他们有讲吗?”另一个人也干脆附和,同样朝地上一坐,一脸不忿,“把我们晾在这儿快大半个时辰了,这算他们的礼仪?”

    听了这话,其余几人一想也是,也陆续坐下,整个场中,就剩下耶律德依旧还站着了。

    “诸位还请稍安勿躁,这就是南朝人的心机,这既是他们给的下马威,同时他们也希望我们因此而心浮气躁、焦躁不安。”

    他看着众人,微笑道:“而越是这样,就越说明他们心虚了。咱们在草原上,抓一匹普通的马,随便扔个套马杆就行了,只有想抓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神骏,才会想尽各种办法,对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情绪也稳定了许多。

    而就在这时,殿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诸位,太后有召,请随下官来!”

    众人对视一眼,嘴角轻轻一笑,以耶律德为首,迈步走出。

    来到殿前,瞧见此刻殿中的场景,看着那几十箱满满的金银,北梁众人都是一愣。

    这啥意思?刚刚给了一个下马威,现在又来利诱?

    众人对视一眼,自然都觉得这是南朝人准备许给自己的好处,同时也是他们用来引诱他们妥协的诱饵。

    因为似乎也的确没有别的什么可能来解释这些东西存在的原因,于是当即神色难免地愈发倨傲了起来。

    耶律德轻咳一声,上前恭敬行礼,“外臣拜见太后、拜见陛下,愿太后、陛下,万寿无疆。”

    太后的声音从珠帘之后传来,“免礼。贵使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耶律德将手中的国书双手递上,“外臣奉我朝陛下之命,前来商议两朝共同成立商号,共开西域、东域、南洋商路之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