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四章 北方好汉来投(1 / 2)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翌日,天蒙蒙亮。

    新上山兄弟的告示还来不及张贴。

    锦豹子杨林带着招揽的好汉,与驱赶马匹牛羊的商队便自沧州走水路抵达水泊,与王进一行前后脚。

    在鸭嘴滩,山寨的军用码头停泊。

    数百匹产自北地的高头大马,四肢粗壮,健壮神骏。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羊,这还只是个开始。比这数量还多的牛羊马匹,全在饮马川山寨养着。

    最令人高兴的还是新上山的兄弟有些多。

    不等船只挺稳,一群长短不一的汉子便跳上岸奔来:“哥哥,我等久闻哥哥大名,只恨无缘得见。今蒙哥哥邀请上山入伙,小弟段景住,邓飞……”

    “诸位兄弟,不必多礼,上了山就是自家兄弟。”王进带着马灵,乔道清等头领迎上,热情寒暄。

    抛却锦豹子杨林,鼓上蚤时迁不说。

    此次投奔入伙的共有六人上山。哪六人?

    金毛犬段景住,涿州人氏,身材中等,个头不高,一头金毛金须。以偷马为生,混迹江湖的老油条。

    火眼狻猊邓飞,本是盖天军襄阳府人氏,身高体健,善使一条铁链,因双睛红赤,人称火眼狻猊。

    玉幡竿孟康,本是真定州人氏,善造大小船只,因身材修长、皮肤白净,人称玉幡竿。他原为押运花石纲监造大船,因受到提调官的催逼责罚,一怒之下杀死提调官,弃家流落江湖,后在饮马川落草。

    这三条汉子,王进并不感到意外,只是铁面

    孔目裴宣令他颇感意外,裴宣是京兆府人氏,出身吏员,曾任本府六案孔目,因刚正不阿,人称铁面孔目。他不但刀笔精通,而且善使双剑,智勇足备。后被贪官陷害刺配沙门岛,恰好被饮马川的邓飞、孟康救下,因年纪最长,又有能耐,推为寨主。

    只是按原本轨迹一年多后才会出现。

    王进上下打量这个白面高大,不怒自威的大汉:“兄弟,你在朝廷为官,又怎生上山的?”

    “哎,遭人陷害。”裴宣满脸往事不堪回首,摇头叹气。

    倒是旁边的邓飞,孟康满脸愤愤不平地解释起来:“就是,围剿少华山,京兆府损兵折将。裴宣哥哥铁面无私,为人正直。本想奏报朝廷却遭人陷害。我和孟康兄弟恰好有事要办遇见,便救了下来。”

    “原来如此,说到底,还是我少华山对不住兄弟。”王进搞清楚事情始末,唏嘘自己这只小蝴蝶。歉意地拉住裴宣的手,令后者忙摆手“使不得”。

    另外两人全是意外,一个是石将军石勇,北京大名府人氏,放赌抽头,无甚本事。偏偏有好友杨林,偏偏在沧州一处集镇外碰到杨林队伍,便上了山。

    王进对这种本事不大,又是滥赌鬼的人好感并不大。不过此人身板魁梧结实,为因赌博上,一拳打死了个老千赌徒流落江湖,也是一个难得的打手。

    另外一个人就认他非常欢喜喽!

    拼命三郎石秀,原籍为金

    陵建康府,专好打抱不平,江湖人称“拼命三郎”。后随叔父到北地倒卖羊马,不巧叔父中途病死而生意亏本,便流落到蓟州,靠打柴为生。只是这一回,命运有所转变。

    不得不说,时迁的确好样的,自沧州分别回到高唐州接济村民,完事后又折返北上,想邀请兄长杨雄入伙无果。却意外碰上另外一条好汉并邀请。

    此人正是拼命三郎石秀。随叔父到北地贩卖牛羊。叔父偶感风寒,病重不起,恰好被时迁遇上伸出援手。路遇杨林,于是同行,火速赶往梁山医治。

    “三郎,休说别的,咱叔父病情如何?”王进拉着二十二三岁,眉清目秀的石秀,满脸关切地问。

    对于石秀,王进是非常看好的,此人年纪不大却办事沉稳,一生执意,侠肝义胆,心雄胆大有机谋。

    “多谢哥哥挂念,神医诊断过,熬了药已无大碍。”石秀感觉到王进发自肺腑的真诚关心,感动不已。

    “好好,那就好,那便请叔父安心将养,请最好的医师,用最好的药材,把他多年顽疾彻底根除。”

    “哥哥如此大恩,时迁兄弟多曾说过,贩卖牛羊值几个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浑浊世道多有不平事。”石秀虽然年轻,但有见识,从踏上梁山就感觉到这里的与众不同,退后两步拜倒。

    “小弟愿意跟随哥哥左右,干一番大事业。”

    “好好好,兄弟来投,乃山寨之福

    。”王进搀扶起石秀,又没有冷落其他人:“众兄弟齐聚,单个力量有限,拧成一条绳抱成团,何愁大业不成?”

    “哈哈哈……,哥哥说的不错。”众头领纷纷大笑。

    “兄弟们,走,上梁山!”

    随着一声令下,众人簇拥着王进浩浩荡荡地上山。先是在家属大院安顿众多头领食宿,好生歇息。

    午后再给众人接风洗尘。

    值得一提的是,王进最看重铁面孔目裴宣和拼命三郎石秀两人,上山途中,多是跟着两人攀谈。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