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六九章 从宋朝攫取资源(1 / 2)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王进在异国皇宫设宴款待众多文臣武将,就在众人开怀畅饮的时候,倭国使节团也在宋朝汴梁城花钱如流水大肆收购物资,争取过年前返回故国。

    梁山大军早在即将胜利会师,围困倭国皇城的时候。王进于十月底时就挑选人员入宋朝拜宋徽宗。

    倭国使节团抵达汴梁城后,先是按计划拜访几位奸臣,送上珍珠,古玩等珍贵礼物,进入皇宫参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出倭国的难处,多地震海啸这等自然灾害,吃不饱穿不暖,倭国过得苦啊!

    愿主动奉宋国为宗主国来获得上国的援助。恳求大宋派遣太学院学子去倭国为官,教化百姓。更是希望购买千万石的粮草和药材等一系列渴求。

    海外倭国来朝拜依附,是一年多来唯一的好消息。宋徽宗龙颜大悦,手舞足蹈,连连叫好,无不应允。

    无他,只因为他在位期间做到历代皇帝没有做到的。这属于他的功绩,在史书上将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败家皇帝,那股虚荣心满足了!对倭国颇为大方,得知倭国使节团乘坐的是几艘快散架的舢舨船。竟然送了三艘五千料大舰,十艘两千料客舟。

    购买粮食半卖半送,战船等各类物资也有优惠,只要天朝子民愿往倭岛,使节团可以尽情招募,朝廷不会多加阻拦,甚至鼓励太学院学子前往……

    各种丰厚的便利,充分体现出大国魄力。

    这种举动放在

    国泰明安的盛世,那是万邦来潮的节奏。可是目前宋朝内忧外患却这般好大喜功。自家子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却慷慨如斯,那些为了吃饱饭而玩命的百姓如何感想?又岂能有凝聚力?

    王进知道会这样,所以派人借倭国的名义大捞好处。因为这场战争,历经数个月,攻破大大小小的领地,尤其是最后的皇城。从府库或者直接抄家,从倭国获得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难以想象。

    别看倭岛虽然面积不太、地震更是频发,矿产不多,但受惠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多造成地震,火山喷发,黄金和白银的储量非常丰富,位列世界前茅。从北海道到九州岛都有分布,倭国开采技术落后利用的不多,可积累下来财富惊人。

    光是金银超过一亿两,就更别说其他值钱的物件。这些东西除了部分封存储备,转化为实力才最重要。所以使节团的任务,就是要花掉这些钱财。

    今年的临近年关,汴梁城最是热闹,百姓最高兴。城外犹如长龙的运粮车队从牟驼冈出发抵达港口登船。还有从天字监军马场牵出来的好马也被牵到码头。周边百姓养的鸡鸭鹅装入竹笼送上船……

    那是各处有一群矮个子的“倭国使节”在大肆采买。牲畜家禽,绸缎布料等各类物资,或摆摊设点,招募各行各业的人才前往倭岛定居。使节领队跟随官员去太学院。开出优厚

    的条件来吸引学子到倭国为官。那些没背景又没钱的草根学子选择跟随。

    花钱如流水,视金银如粪土,一个字,买。一句话,买买买……!真有花钱把汴梁城买下来的气势。

    倭国闹出来的举动可不小,一些有识之士觉得有些不对劲,只是看到这些倭人积极的前往太学院招募学子,前去为官宣扬汉文化,共同创造繁荣。

    这些人又打消了疑虑!只要汉人官吏多了,远在海外的倭岛迟早会汉化。只要假以时日,多半会并入。

    所以,倭国使节团在宋朝的大采购和招募人才的行动非常顺利。王进在倭国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其实有人比他更高兴!

    那就是朝堂上的诸多奸臣!蔡京,杨戬,高俅之流。这些人贪婪成性,如何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如贩卖官粮,随便记错帐,给点优惠等小手脚。就能从中攫取巨大的利益,来填充自己的小金库。倭国使节团买粮食花了千万两金银,半数被这些家伙中饱私囊瓜分,还不包括其他武器装备等物资。只要能够赚钱又不危害本身,什么不能贩卖?

    倭国使节奉命花钱,来者不拒。

    变卖古玩物件共花去八千万两,各贪官吃的满嘴流油。

    无本买卖获得这么多利益,要是不高兴,那才叫有鬼!

    正是因为这些奸臣贪官从中协助,使得倭国因为战事缺粮的问题解决,而且还有大把的粮食物资用作储备来发

    动战争。资助出了一头可怕的猛兽!

    再说回倭国!王进宴请众人过后,召集梁山众多文臣,数十位文官参与,开了百官会议,明确治理方向。

    不少人纷纷要求王进建国称王!

    这个提议自然再次被王进搁置,认为不能操之过急。先把倭国给治理好,让土着和宋人百姓过上好的生活,也能接纳更多的难民来海外定居避祸。

    这点得到宗泽,仇悆,张叔夜等官员的高度赞扬。也是从这一刻起,他们真正认同了这位梁山之主。

    没有称王修健宫殿,但却要有个如朝廷般的机构。王进便取了个折中的方法,设立东海都护府,总领全局。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