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七一章 高丽乱局(1 / 2)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梁山对倭国用兵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高丽国的监视。岛上一直驻扎着一两万精锐,就是预防意外。不过随着高丽内乱愈发激烈,梁山也不甘寂寞。

    最先发动的自然就是分布在各处的村店,收集情报汇总。其次是孙新,顾大嫂,文仲容,崔埜等人响应大为国,攻城略地,迅速占据一片片底盘。直至最南边的历程港,也在暴乱中被一举拿下。

    同时名义上扼守住港口,监视海外动静。

    一面有条不絮的扩张地盘,解放高丽奴婢整编。一面接受从倭国运送过来的俘虏调教。先开垦田地或开采矿脉,表现良好者编入队伍接受思想教育。

    时至如今,倭人,高丽的混编队伍共有数万人,组建起了一支义勇军。大将由玉麒麟卢俊义担任。目前实施最严格的军事训练,为投入战斗做准备!

    高丽国。

    前文说过,高丽国到了中后期,文化鼎盛,可因贵族间的矛盾和内部纷争,叛乱接连不断地发生。最初的叛乱是由李资谦引起的,接着是妙清叛乱。致使高丽政权交替频繁,开始进入了混乱期。

    历史上,1122年,睿宗去世,儿子王楷继位,是为高丽仁宗,由于仁宗年幼,外祖父李资谦辅政,庆源李氏的势力再次膨胀。李资谦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仁宗,实现了庆源李氏和王室的第四代联姻,他本人则被封为朝鲜国公,位极人臣,严重威胁到高

    丽的王权,这种矛盾终于在1126年爆发。

    先是仁宗近臣韩安仁欲铲除李资谦及其亲家拓俊京却失败,导致宫阙被焚,仁宗差点要禅位给李资谦,李资谦不接受,但仁宗遭到软禁。而后仁宗成功离间了李资谦和拓俊京的关系,通过拓俊京扳倒李资谦,翌年又除掉拓俊京,恢复了王权。

    然而,仁宗接下来所重用的是出身西京的和尚妙清与朝臣郑知常等人,他们极力鼓动仁宗迁都西京,甚至称帝建元、北伐金朝,引起了以金富轼为首的旧贵族的不满。仁宗最终没有接受妙清的建议。

    妙清遂于1135年在西京起兵,国号大为,年号天开,仁宗派金富轼讨伐,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西京方面时降时叛,最终还是被金富轼武力镇压,高丽的社会秩序动荡两年有余,又重新稳定下来。

    史称“李资谦之乱”和“妖僧妙清之乱”。

    历史上,这些事发生在公元1122年到1142年。现如今,只不过在梁山的推波助澜下内乱提前爆发。

    大为国王弓齐接受马灵军师的建议,在占领区域内实施废“良贱民制度”,还天下所有奴婢自由身。大为国也打上解放全国分土地的旗号占据大义!

    投靠资助的富户那是朋友同志,其他全是反叛。弓齐又接受马军师建议,暗中鼓动那些奴婢暴动,打击地方豪强,收服民心的同时掠夺富户钱粮。

    凡是稍

    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无疑是杀鸡取卵。就算胜利后,国家也是千疮百孔,全是穷鬼。经济陷入瘫痪,人均收入饭都吃不饱,将饿殍遍地。

    奈何头脑是个好东西,可弓齐没有,妙清和尚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因为这个战略方针执行下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大为国聚拢海量钱粮。

    当官的为越来越多的兵员,钱粮欣喜。解放的奴婢们也会获得了钱财而蒙蔽。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军士气如虹,攻城拔寨。队伍如滚雪球般急剧膨胀。从起兵时候的五万余人,发展至今三十多万。

    兵分多路,自北南下,一路横扫州城府县,望风而降者皆是。声势压过高丽朝廷,目标直指开京城。

    高丽国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太祖王健时设置了六卫,到穆宗时又增设了二军,隶属中央,史称开京八卫。

    在军或卫下还有领,每领千人。六卫由四十二领组成,共有兵员人。兵则来自于“丁户”,国家配给丁户土地并免除他们的杂役。此外,在东西两界(即现平安道及咸镜道)还设有屯田军。

    战时,不仅仅是兵士,有时一般农民、僧侣、奴婢,甚至罪人也会被动员。兵士还被用于土木工事,这一点从唐宋学来的,具细差别大同小异。

    如今大为国作乱,高丽王虽是睿宗王俣,但只能算半个傀儡。靠着近臣韩安仁来制衡自己的岳父李资谦。

    可是这种军国大事,调动兵马插不上手。

    这些事儿全部都由李资谦操持着!

    金富轼奉命率领开京六卫迎敌,加上地方军队的协助共计六七万人。与大为国起义军碰撞在一起。

    最初的时候,高丽朝廷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能够轻松击溃各路乌合之众,取得阶段性胜利。可随着越来越多大为国军队不知从哪搞来的装备,完全不输高丽军队,轻松取胜逐渐变得困难。

    金富轼从缴获的装备中分辨出敌军装备大多来自宋朝,明白背后多半有宋人作怪。奏报朝廷告知这个惊人的发现。同时请求援军和自行招募军队训练。

    当然,综上几件事情都需要时间反复磋商。

    这就是朝廷隐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