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四十一章:兴山县城(2 / 2)  民国诡闻实录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孙大乔拿出汉省舆图:“巫山县位于江口,又有大宁河分流,天然就是西南的喉扼之地,进出都要经过巫山县,这里的县城毗邻长江,当然也就货运亨通,再不济也应该像秭归县一样,作为临时停靠驿站也不错,这兴山县一没有支流,二远离江水,货运分流、驿站停靠哪一点都挨不上边儿,这样的地方不如巫山县也很正常。”

    说罢,他展开汉省舆图示意众人继续看,这张图除了汉省地界之外,还包含了蜀省和陕省一部分。

    可以清晰看到,巫山县渡口众多,秭归衔接江岸,他们全都邻水而建,唯独兴山县远离江水,想要进入兴山县,还要从江水转到业河才能到地方。

    宋思媛看着汉省舆图:“从货运的角度来说,江水边的城镇,但凡是繁荣的城镇,多半是和货运疏散有关,不承担这个作用的城镇,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兴山县远离江岸,又接近无人居住的神农架,就连贸易估计也没多少,注定运力受限,已经与发展成大城无缘了。”

    “宋千金说的是。”

    谭雁邱解释道:“我年轻时候,这个地方还比较小只是兴山镇,几十年过去成了县城,确实没法比沿江县城,但是也不是全无发展,至少,兴山已经是县城了。”

    “谭老板,你说的米家还在兴山县吗?”

    宋思媛问道,既然是来找人的,还是问清楚地址比较好。

    谭雁邱拿出信封:“这些年,我和米家还是有些联系的,他们家在兴山县开了家农神商行,已经是兴山县数一数二的百货商行,大概就在业河与湾河的交汇处,我带你们过去。”

    他们进了县城后,打了几辆黄包车,让他们沿着城镇街道往河道交汇处赶去。

    兴山县城看起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却只是拿城墙强行框在一起,县中穿过自西向东的湾河和自南向北的业河,两河交汇形成“人”形河滩,将县城分为三块,再以城墙包围起来,若从高空看出去,河道和县城的城墙形成“囚”字。

    自古,唯有水旱码头,才能发展成商品繁茂之地,这里虽然不是江水主渡,也算得上是神农架附近最近的渡口,附近的镇子村庄若有生意货运,多会在县中汇聚,为方便货物流出,当然也就要临近河道。

    是因如此,兴山县最繁荣的地方,莫过于业河和湾河交汇之处,过了沿河拱桥后,他们停在北岸附近。

    远处的临河店铺映入眼帘,沿着河道延伸出“人”字型商铺街区,栏杆楼阁联栋成行,蔓延出古色古香的民国街区。

    农神商行的铺面店招子,隔着老远就能见到,谭雁邱带着他们走进临街店铺,走入。

    “谭先生!”

    商行里面,几个伙计在清点入库的货物,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跟其他人交代着商行里的事儿,见谭雁邱过来,连忙迎上去。

    “米掌柜,别来无恙。”

    谭雁邱拱手示意:“我已经收到你的信,只是有事情耽搁了,现在才过来叨扰你。”

    米立柏哈哈一乐:“嗨,你我之间是朋友,你又对我米家有扶持之恩,谈什么叨扰不叨扰,什么时候来,我米家肯定要尽尽地主之谊。”

    “来来来,赶紧去内院喝茶。”

    米立柏掀开帘子,把他们都请进内院堂口,等众人坐定后,谭雁邱寒暄道:“怎么也没见米老伯。”

    谭雁邱所说的米老伯,指的就是当年带他们进神农架的米老栓。

    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分别为米立柏、米立杨、米立梅,除了老妻亡故,闺女未嫁,目前都已经成家。

    他们面前的,即是米老栓的大儿子,米立柏。

    米掌柜喝了一口茶,解释道:“老爹年纪大了,这几年一直都懒得到这里看货行,我和立杨一人看店一人走货,立梅就正好在老宅里照顾他。”

    “如今,身子骨可还硬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