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12、吐谷浑(1 / 2)  人生流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812、吐谷浑

    话到此处,我老单作为说书讲艺人还要给各位讲解一下这慕容天水此时此刻飞飞闪闪想到了哪里?这吐谷浑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一个吐谷浑郡主会让他那么浮想联翩呢?各位莫要急躁,你只要听我慢慢道来,你便可以品尝到各种奇花异果的美妙味道。

    在前文第九十九回书里曾经说到:大梁开平三年(909年)五月间,“义昌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守文连年攻打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同平章事刘守光不胜,便大举发兵,以重金贿赂契丹、吐谷浑之众,合四万人马屯于蓟州。这契丹,在开篇已有所介绍;至于这吐谷浑是何方之众,后文还有详细介绍,在此暂且不表。”事到如今,咱们终于有机会来查阅、听取一下这吐谷浑的来龙去脉。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要想了解这吐谷浑,咱们还必须从头讲起——

    鲜卑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比较古老而偏远的少数民族,两汉时期活动在东北大兴安岭一带,在匈奴政权垮台后逐渐西进南迁,在中国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北魏、前燕、西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吐谷浑等八个政权。在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之中建政最多。而且南凉、吐谷浑两个政权均与青藏高原的吐蕃和其他民族发生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前者被某些学者认为是吐蕃人的祖先与族源,而后者则参加了吐蕃民族的融合与形成。

    吐谷浑这个名字、姓氏、国家、政权,原本就是一个人名,为居于辽东的鲜卑慕容部首领涉归之庶出长子,拥有部众1700户,还有的说为700户。涉归死后,嫡子慕容嵬代统其众。

    据《晋书·吐谷浑传》记载,这两部马相斗,慕容嵬气愤地说:“先公分建有别,为什么不相远离,而令马斗。”

    吐谷浑说:“马是畜生,斗是常性,何必迁怒于人。分开来很容易,我将迁到离你一万里以外的地方。”于是西迁到今内蒙古阴山一带游牧。

    西晋永嘉年间,发生“八王之乱”,北方混乱。吐谷浑乘机率部从阴山南下,经河套,越陇山,止于抱罕即今甘肃临夏西北的罕干原。继之向西向南发展到青藏高原。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吐谷浑卒。其子孙控制着东起洮水,西到白兰(也就是青海都兰、巴隆一带。),南抵昂城(四川阿坝)、龙涸(四川松潘),北至青海湖这一广大的地区。即今甘南、川西北和青海等地。所辖部众主要是土著的氐、羌部落。

    到了吐谷浑之孙叶延时,仿效中原传统,“以王父字为氏”,亦为国号,遂名曰吐谷浑(读“谷”为yu),集姓氏、族名与国号为一体。设置有长史、司马、将军等。因其地在黄河之南,故称“河南(国)”,或被邻部卑称为“阿柴虏”、“阿赀虏”、“野虏”等,藏文称为va-zha(阿夏,阿柴),汉文又称“吐浑”、或“退浑”等。

    公元370年,前秦击仇池国,氐王杨纂降,前凉张天锡也向前秦称藩。

    吐谷浑首领碎奚立即遣使送马5000匹,金银250公斤,被苻坚拜为宁远将军、强川侯。其子视连时期(376~390年),与乞伏国仁所建(385年)西秦政权保持“朝贡”关系,受封为“沙州牧、白兰王”。注意,这里所说的“沙州”却不是上文所说的敦煌城,它是指现今青海贵德西南的穆格塘沙碛。

    视连子视罴时,大力吸收汉文化,改变对西秦的软弱政策,拒绝接受西秦封号,并连连与西秦作战,多以失败告终。其子树洛干时,率残部数千家奔莫何川(西顷山东北),“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好家伙!称号不少哩!沙州、强川杂种莫不归附,不久又被西秦击溃,树洛干立其弟阿柴(豺)为主,阿柴利用西秦与北凉争战之机,夺回失土。为保存实力接受了西秦王炽磐的封号为安州牧、白兰王。阿柴临终召其子弟至床前,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折箭遗训”。

    大约在5世纪末6世纪初,吐谷浑势力开始向西北方向发展,占据鄯善(新疆若羌)、且末。此二地为丝绸之路南道要关,意义重大。此时的吐谷浑“东至叠川(即甘肃迭布东南),西邻于阗,北接高昌(吐鲁番),东北通秦岭,方千里。”关于这一说法,在《梁书·西北诸戎·河南传》中有记载。

    在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杨坚将其宗室女光化公主嫁与吐谷浑主世伏,两年后世伏在内讧中被杀,其子伏允立上表依其俗尚光化公主,文帝许之。

    隋炀帝大业初年,任用裴矩以积极经营西域,企图打通与西方的商路;如此,据守丝道并屡为寇盗的吐谷浑便首当其冲。炀帝诱铁勒部来击吐谷浑,迫其部落10万余口携六畜30余万头降,并以征服吐谷浑为目的“西巡”。

    608年隋炀帝一行经青海西宁至河西,六月初八率百官、宫妃经大斗拔谷(即甘肃、青海交界的扁都口)往张掖(甘州),途遇雨雪之灾,“士卒冻死者太半,马驴什八九,后宫妃、主或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大失尊严。度过这次磨难后,隋炀帝一行进入河西,十一日至张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