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25、《枫桥夜泊》诗碑千年诅咒之谜(1 / 2)  人生流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925、《枫桥夜泊》诗碑千年诅咒之谜

    掠过这悲惨的一幕,让我们去品受一下古城苏州的另一个夜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唐代诗人张继泊舟于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夜色蓝山,吸引着这位羁旅愁怀的客子,使他触景生情,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古庄典雅、意境清远的小诗《枫桥夜泊》。

    自此之后,虽然还有不少诗人又描写过“枫桥”、“夜半钟声”,但是已没有人再能够达到张继的艺术水平,可以说这首《枫桥夜泊》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出神入化、至高无上(尚)的思想艺术境界,天下绝纶,“天下第一”,冠甲天下,无人可比!

    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千年诅咒之谜

    清風明月逍遥客原创 · 2021-09-13 07:50 · 历史领域创作者

    寒山寺,坐落在苏州古城西阊门外七里古运河畔,比邻枫桥,曾称枫桥寺。提起寒山寺,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历史上,寒山寺几易其名。相传,寒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在唐代改名寒山寺,北宋时改名“普明禅院”,南宋年间称枫桥寺,元代始复称寒山寺,沿用至今。关于寒山寺一名的由来,又与民间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分不开。传说,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和拾得来到这里住持,才改名寒山寺。

    在唐代以前,寒山寺是不知名的小寺,自从有了张继的《枫桥夜泊》才让寒山寺名声大振。寒山寺屡毁屡兴屡建,能延续千年,张继功不可没。

    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极力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公元845(会昌五年)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由于武宗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身体受到极大损伤,道士们告诉他,生病是因为他的名字叫李瀍,“瀍”这个字中有“水”,与唐朝崇尚的土德不合,土克水,所以不利,应该改名为“炎”,炎从“火”,与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灾祸。然而,改名并没有给他带来鸿运,他的病情日渐加重,宰相李德裕等请求觐见,也没有得到允许。就在他将名字改为李炎之后12天,一命呜呼了,成为历史上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

    传说,唐武宗酷爱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诗,在他猝死前的一个月,他还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吕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块《枫桥夜泊》诗碑,当时还说自己升天之日,要将此石碑一同带走。于是在唐武宗驾崩后,此碑被殉葬于武宗地宫,置于棺床上首。并且,唐武宗临终颁布遗旨:《枫桥夜泊》诗碑只有朕可勒石赏析,后人不可与朕齐福,若有乱臣贼子擅刻诗碑,必遭天谴,万劫不复!

    也就是说:“《枫桥夜泊》诗碑也只可有此一块,只要有人再刻《枫桥夜泊》诗碑,就会死于非命。”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4月22日,李炎驾崩于含风殿,庙号武宗,葬于端陵。端陵位于陕西三原县徐木原西边(今三原县徐木乡桃沟村东北),东距唐高祖李渊献陵约5公里,西北距唐代宗李豫元陵约6公里。

    端陵在历史上曾被盗过,至于盗墓者是谁,众说纷纭,不过焦点都集中在两个人身上。

    第一个人是大名鼎鼎的黄巢。理由是黄巢在退出长安城后,唐军大将高骈在写给唐僖宗的奏章中,曾说到“今则园陵开毁”。

    第二个盗陵的人是温韬。温韬盗掘唐皇陵是有案可稽的,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有明确记载。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都被他趁战乱时动手掘掉过,只有乾陵侥幸躲过灾难。

    至于端陵被盗何物,由于历史久远,根本无据可考。不过,唐武宗对一块诗碑的下咒穿越千年的光阴而阴魂不散,后世有人刻了《枫桥夜泊》诗碑,果然都身遭不测,难道真应了唐武宗的诅咒而“必遭天谴,万劫不复”?

    第一个刻《枫桥夜泊》诗碑的是北宋翰林院大学士王珪。王珪自刻碑后,家中连遭变故,王珪本人也暴亡。

    史载:王珪,是李清照的外公,也是秦桧夫人王氏的爷爷。史书上记载,王珪为人胆小怕事,一贯顺承帝意,以明哲保身处世,是出了名的“三旨宰相”。虽在政治上碌碌无为,但是文学造诣确实不错。其实,书了碑文后,他本人在朝廷上的权势并没有削弱。元丰四年(1081年)10月,皇帝发现有大臣和大理评事石士端之妻王氏通奸,有人想趁机陷害王珪父子,但阴谋没有得逞。王珪的死,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死因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