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海神珠(四更)(1 / 2)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在大明,商人与倭人私下交易是重罪。何况交易的还是逾制异珠?

    常风回了一趟锦衣卫,叫上徐胖子,又点了二十名力士,来到了城北碧翠号。

    掌柜王有德见到锦衣卫,吓得腿都软了。

    常风质问王有德:「东西呢?」

    王有德一脸冷汗:「大人,什......什么东西?」

    常风道:「那颗比鸡蛋还要大的异珠。」

    其实,常风被九姑娘当枪使了。

    王有德三年前,曾背地里在顺天府举发过九姑娘。这老东西想借官府之手黑吃黑。

    他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九姑娘不知道。

    他低估了九姑娘。

    九姑娘城府很深。三年不提此事。王有德还以为没事了,继续跟她做生意。

    这一回,他算是栽了在了二十多岁的小娘们手里。

    在阎王似的锦衣卫面前,抵赖是无用的。

    王有德只得老老实实从库房中拿出了一个木盒。

    这木盒上雕着八幡神。八幡神是倭国神。木盒应该来自倭国。

    常风打开了木盒。

    他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异珠。何止比鸡蛋大。简直跟人的拳头大小。

    且此珠晶莹剔透。简直就是绝世神物。

    常风问王有德:「你从哪儿得来的?」

    王有德供认不讳:「此物不是我的。是住在四夷馆的倭使上彬信让我帮忙寄卖的。」

    「他让我将海神珠换成银子,再买成丝绸、瓷器、茶叶交割给他。」

    常风问:「海神珠?此物名叫海神珠?」

    王有德道:「正是。」

    常风又盘问了一番。基本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场倭人利用贡船走私异珠的案子。

    常风猜测,倭人之所以没通过封贡渠道,跟礼部拿异珠换货物。应该是怕异珠交到礼部。礼部像黑心当铺一样,说「这破珠子虫蛀鼠咬,光板儿无毛」。

    随便拿几千斤高碎就把他们打发了。

    于是倭人找到了玉器店老板王有德。让他私下将异珠售出,再换成大明货物。

    案情很简单,却涉及到了封贡使团。

    常风做不了主。将此事告知了礼部。

    礼部倒也没有深究倭人。只是派玉树临风、口齿伶俐的杨廷和,去把倭使上彬信严词训斥了一番。

    上彬信为了平息明廷的怒火。表示愿将海神珠贡给大明皇帝。

    其实,海神珠已经扣在锦衣卫手里了。他就算不上贡,珠子也是大明的。顺水推舟而已。

    两日后,常风带着海神珠和这两天出售珍宝的账目来到了乾清宫。

    弘治帝看了海神珠,大为惊讶:「真是天物啊。朕自小生活在宫中,但也从未见过如此重宝。」

    「这天物,朕不敢享用。既然此物名曰‘海神。就该拿来祭奠真海神。」

    「你将此珠带到南海妈祖庙去,妥善安置。作为镇庙之宝。」

    「重宝都是有灵的。希望海神珠有灵。可以庇佑福建沿海渔民的平安。」

    常风磕头:「皇上敬天爱民,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弘治帝又问:「对了,内承运库的珍宝,卖得怎么样了?」

    常风连忙呈上账册:「两日内已经售出近一成。得银两万一千两。」

    弘治帝看了账册,惊叹道:「卖得这么快。你和李广办事果然干练。」

    「两万一千两?河南黄河改道,淹了两个县。这两个县的赈灾、重建银有着

    落了!」

    弘治帝衡量银子的价值,一向以银子能为百姓做多少事为尺度。

    与后世把几百万两银子堆在内库长黑斑的财迷皇帝朱翊钧相比,弘治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弘治帝很高兴。一旁伺候的李广也很高兴。

    李广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百中有二是我的。两万一千两就是四百二十两银子。」

    「这才出售了一成珍宝。全卖光,我能拿四千多两银子呢!发财了。」

    常风离开乾清宫时,李广跟了上来。

    李广道:「呵,九姑娘办事好生麻利啊。那个......」

    常风知道李广的意思。他压低声音:「九姑娘说,您的那一份,随时都可以派人去湘西巷取。」

    李广笑道:「好,好!」

    常风带着海神珠回到了锦衣卫。将海神珠先放到了私库保管。

    锦衣卫的私库,就建在北镇抚司内。有两百名力士轮班看守,稳妥得很。

    只等到了月底,他会带着海神珠离京,前往福建祭妈祖。

    下了差,他回了府。

    府中已经有两位不速之客在等着他。

    这两位不速之客是:未来外戚界的泥石流;如今的锦衣卫混世小魔王。

    张皇后之弟,小国舅张鹤龄、张延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