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兴王身边最大的耳目不是陆松,而是......(1 / 3)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藩王赴京朝觐,乃太祖爷所定封藩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目的是让皇帝跟藩王每隔三五年交流下感情。

    大家一起吃吃饭,喝喝酒,看看教坊司的靓女跳跳舞,吹吹笛。别断了宗亲情谊。

    有宗亲情谊在,才能屏藩大宗。

    奈何,太祖爷殡天之后,燕王朱棣入京朝觐。靠着装疯卖傻逃离应天,回到北平摔瓜为号,起兵靖难

    小宗屏大宗变成了小宗夺大宗。

    《皇祖明训》明文规定,藩王不可同时进京,必须错开月份朝觐。

    故而此次入京朝觐的只有兴王一位藩王。

    通州码头。

    兴王身穿织金团补莽服下船。陆松身为仪卫司典仗,身穿飞鱼伴在一旁。

    常风亦穿飞鱼,腰配绣春,给兴王跪倒磕头:“臣,锦衣卫指挥左同知常风,拜见兴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当初若不是常风将贵妃党的栽赃信掉包,此刻龙椅上坐的有可能就不是弘治帝,而是兴王了。

    那时的兴王年少,不知道其中原委。

    如今弘治帝已登基十二年。十三年前秋夜发生的那件事,已不再是秘密。官场流传甚广。

    兴王是去年听陆松讲述,才知成化二十二年的秋夜故事。

    他其实很感激常风,没有让他在储位之争中越陷越深。

    兴王道:“常卿,快快请起。”

    常风起身:“禀殿下。礼部已经准备好了您入京的驾五辇车。锦衣卫也准备好了您的入京仪仗。”

    “臣恭请殿下登辇入京。”

    辇,马车也。

    周礼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一。

    藩王辇车装饰乃是黄、红二色,与龙辇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缺一匹马。

    兴王上得王辇。常风骑马,率大汉将军们开道,风风光光的进了京,来到奉天门前。

    弘治帝是个极注重亲情的人。对待外戚尚且极尽恩荣,何况自己的亲弟弟?

    他已经在奉天门外翘首以盼,枯等了半个时辰了。

    兄弟重逢,感人至深的场面自不必说。

    随后在礼部尚书的主持下,兴王开始进行朝觐仪式。

    此次兴王入京,是带着正妃蒋氏来的。

    藩王妃不参加朝觐仪式。蒋妃竟和陆松一起,跟着常风来到了锦衣卫!

    兴王身旁最大的锦衣卫耳目不是陆松,而是蒋妃。

    陆松就不用说了。他爹陆墀是锦衣卫的总旗。属于根红苗正的缇骑子弟。

    蒋妃比陆松更根红苗正。她家从吴王府拱卫司时期就为朱元璋专办秘密差事,往下四代都是锦衣卫。

    蒋妃的父亲蒋敩甚至干到了锦衣卫指挥左佥事,在成化朝中期告老。

    蒋敩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女儿。锦衣卫也没让她闲着。

    弘治帝下旨甄选兴王妃时,朱骥、常风俩人一商量,让蒋家女儿成了内定的兴王正妃。

    在兴王耳边埋耳目,还是亲王正妃级别,自然是得到了弘治帝的授意。

    兄弟情归兄弟情。必要的监视是不可少的。

    兴王自己也知道,枕边人和心腹都是锦衣卫耳目。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我心胸坦荡,不怕监视。再说皇兄派人监视我,是为了我好。有时候监视是另一种保护。

    锦衣卫指挥使值房。

    牟斌、常风、王妙心、钱宁、石文义给蒋妃跪倒,齐声道:“臣拜见兴王妃。”

    蒋妃一脸桀骜不驯的样子:“平身!”

    众人谢恩,起身。

    蒋妃立马换了一副轻松的表情,坐到了上首的椅子上,直接将头上的珠翠燕居冠摘了下来,放在桌上。

    蒋妃当着常风等人的面卸冠,等于没把他们当外人。

    她拿起桌上的茶,也不管是谁喝过的,“沌沌沌”灌了下去。

    喝完她一抹嘴:“这才春四月,京城的天儿就这么热了?”

    常风连忙吩咐石文义:“快去给王妃预备冰镇酸梅汤。”

    石文义领命而去。

    蒋妃朝他喊:“记得多加几块冰!”

    蒋妃自小在锦衣卫中玩耍,对她来说,锦衣卫就是她的半个娘家。

    进了娘家,让她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不比在外面一样,被礼仪束缚。

    蒋妃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案卷,对折后当作扇子扇着:“我出嫁前就认识常同知、王佥事、钱佥事。牟指挥使我倒是头一次见。”

    牟斌拱手:“回王妃的话。您与兴王殿下大婚时,我尚在南京锦衣卫任职。”

    蒋妃放下手中案卷:“你们怎么还站着啊。都坐下啊!”

    “我是老缇骑的女儿。锦衣卫袍泽就像是我的娘家弟兄。何须多礼?”

    常风等人就坐。

    石文义给蒋妃端来了冰镇酸梅汤。他腰间还别着一把大蒲扇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