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漏网之鱼竟然是他......(五千字章)(1 / 4)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常风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直接封闭了盐池城门。下令西征结束之前,百姓不得离开盐池城。

    这是防备盐池城中有鞑靼细作。万一细作把军粮囤积于盐池城的事告知鞑靼人,那西北的八万边军危矣。

    这日,常风正跟徐胖子在东门城墙上巡查。他突然看到老知县鲁淦,骑着一头驴来到了城门前。

    城下的仇钺拦住了鲁淦:“鲁知县,你要出城?去何处啊?”

    鲁淦答:“啊,仇佥事。我去一趟吴忠府,禀报本县这一旬的粮赋征收之事。”

    盐池县属于吴忠府管辖。知县去府衙治所禀报政务,不算什么稀奇事。

    但值此敏感时期,仇钺没有轻易放鲁淦出城。

    仇钺道:“巧了鲁知县。常提督和徐世子就在北门城墙上呢。你想出城,就去找常提督说吧。”

    鲁淦无奈,只得来到了城墙之上,请求出城。

    常风微微摇头:“鲁知县,前方战事迫在眉睫。西北地面不太平,恐有鞑靼的小股骑兵骚扰。”

    “你出城去吴忠府不安全。还是回县衙去吧。”

    徐胖子附和:“就是,区区粮赋小事,等此战过后再禀报你们知府就是。”

    鲁淦道:“二位上官有所不知啊。我们杨知府对待下属知县十分严苛。粮赋事项禀报不及时,一律要严词训斥的.”

    常风道:“你放心。你们知府那里,我会去函替你解释。你先回去吧。”

    鲁淦无奈,只得下了城墙,骑驴朝县衙方向离去。

    常风凝视着鲁淦离开的背影,察觉到了不对劲:“胖爷,鲁淦这老头儿有古怪。”

    徐胖子问:“怎么古怪了?”

    常风道:“他自称要去吴忠府禀报粮赋之务。可是,却不带一名书吏,一个衙役。”

    “县令出行,总要带三五个衙役一路上保护安全。”

    “粮赋之事,各县都是书吏记录账目。他总要带个书吏面见知府吧?”

    徐胖子一拍脑瓜:“没错。是古怪的紧。常爷,你该不会怀疑鲁淦是那条漏网之鱼吧?”

    常风道:“不好说。你派几个力士,盯紧了鲁淦。”

    入夜,月黑风高。西北夹杂着沙土的狂风“呕呕”的呼啸着。宛如狂风被什么曰了,怀了孕。

    鲁淦鬼鬼祟祟,来到了常风、徐胖子居住的县衙西院。

    一名锦衣卫百户正站在西院门口值夜。

    这百户名叫张采,与常风的好友、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名字同音不同字。

    又与南明大臣张采同名,但出生早了一百多年。

    张采是锦衣卫中新崛起的青年才俊,精明强干。

    刘瑾曾评价:张采像极了十几年前的常爷。

    锦衣卫员额八千,光有能力是无法脱颖而出,成为大佬常风的跟班的。

    张采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他走了刘瑾的门路。认刘瑾当了干爹。

    历朝历代,战术认爹都是升迁的不二法门。

    鲁淦问张采:“上差,常提督和徐世子睡下了嘛?下官怕鄙衙招待不周,床硬裘劣,常提督、徐世子无法安然入睡。”

    张采道:“常爷、徐爷忙了一天。天擦黑就睡下了。此刻应该睡的正香呢。鲁知县不必担忧。”

    鲁淦点点头:“好,好。”

    常风确实睡着了。

    他正做梦,梦见跟幼年时的小糖糖比谁扒蒜快呢。小糖糖边扒蒜边把蒜瓣儿扔进嘴里大嚼。打了个嗝,差点没把当哥的熏晕。

    忽然一双手推醒了他。

    常风睁开了眼睛,见是张采。

    常风问:“怎么了?”

    张采道:“今日上晌,徐爷传您的令,让我派两个人盯紧知县鲁淦。”

    “鲁淦那厮今夜有异动。”

    常风问:“哦?什么异动?”

    张采答:“他先是来西院探头探脑,打听您和徐爷是不是安睡了。”

    “随后盯他稍的弟兄禀报,他骑着驴出了县衙。好像是去西门那边了。”

    常风从床上起身:“走,去西门。”

    张采问:“要叫醒徐爷嘛?”

    常风微微摇头:“那厮睡觉比猪都沉。叫醒不易。让他睡吧。”

    两刻时辰后,盐池城西门。

    负责西门守卫的,是边军的一名百户。

    鲁淦骑着毛驴来到了城门前。

    边军百户当即拦住了他:“常提督有令,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离开盐池城。”

    鲁淦面色一变:“我就是奉了常提督的令,赶往灵武向王制帅禀报紧急军情。”

    边军百户问:“可有凭证?譬如常提督批的条子,或令牌信物?”

    鲁淦急眼了:“都说了是紧急军情。常爷哪顾得上批条子、给令牌?”

    “这条军情,关系到八万边军的生死。耽误了这件大事,你担待的起嘛?”

    边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