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2章:黄金百万(2 / 3)  公主,请自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乡下地主老财,来扬州城置业,第一天就大手笔买下了一个靠近瘦西湖边上一座三十亩的院子,是原来一个扬州盐商的,这个盐商全家都被现在的扬州牧袁锐给杀了,男丁全部斩首,妇孺大多数冲做军妓。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盐商跟袁锐争夺一个叫“梦露”的清倌人,袁锐财力不够,输给了对方。

    而袁锐得势后,直接捏造了一个罪名,把盐商一家杀了,夺了对方的产业和积累的财富,那个梦露也被他收归府中。

    为了一个女人灭族的,他这样的人历史上不在少数。

    谁又能想到呢!

    这个盐商叫江潮生。

    这里原来是江府,里面亭台楼阁,假山溪水,甚至还从瘦西湖引了一条活水进来,请灵官殿的大侍灵官观测了风水和地脉的走向,花费数十万两银子才建成了这座园子。

    如今在扬州挂牌价仅仅三十万两银子,这园子其实很多人都想买,但是没有人出价。

    因为传说这南楚北伐大帅的田文敬早就看中了这座园子,只是他迟迟没有出钱买下来,也是因为现在南楚还未完全吃下大周这东南三州,开春一战,战况未定。

    真要是出钱买下这园子,他这三十万两银子可能直接就扔进水里了,这钱被南楚朝廷收走了,想再要回来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园子被他看上了,就算将来他要买,估计也没有人敢跟他争,价钱也不会涨。

    至少也要让南楚朝野上下看得过去。

    但是没想到是,居然一个姓沈的乡下小子,豪掷三十万两白银直接就把这园子买了下来,当场就付钱,签约过户了。”

    这园子既然是挂牌出售,人家出得起钱,身份勘验也没有问题,自然是不能拒绝买卖的。

    否则信誉没了,那官方的信用就不存在了,本来扬州本地人还心怀故国的,这一来人心就更加不稳了。

    而且,田文敬只是说自己喜欢这个园子,没说一定花钱买下来,袁锐本着钱不挣百不挣的态度。

    等田文敬想要这个园子,再找个机会把园子拿回来就是了,多简单的是一件事。

    巧取豪夺这种事儿,他又不是第一天做,金陵城内的那些高官显贵们有多少不是这样通过自己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跟这些人捆绑在一起了,这扬州牧的位置无人可动。

    买下园子,罗兴即刻就带着人入住了,然后就以主人的名义招纳看家护院的护卫。

    如此一来,方天福等人就以护院的名义与罗兴等人合兵一处。

    一个乡下土财主,花钱买下一座园子,这确实在扬州城内传开了,但扬州城本来每天都会发生各种事情,很快老百姓就会把注意力转到另外一件事而上,比如瘦西湖上那艘花船上的清倌人又要梳拢了。

    洛京的花后大会吸引了诸多清倌人参加,可扬州依然是“瘦马”的天堂,糜糜之城。

    扬州城不可久守,这是由他这个城市的特质注定的,一个通商发达,南北水陆运输交通的节点城市,若是切断水上的交通,那这个城就算是废掉了,因此在过去,南楚跟大周和平相处的情况下,扬州才得到了发展,扬州的盐商才赚到了许多的银子。

    他们有了钱,才会在瘦西湖边上盖房子,砌园子,才会有有美轮美奂的瘦西湖,以及数不清的漂亮园林。

    罗兴买下的这个沈府的园子在扬州城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因该是江都行宫,占地上千亩,建成后,永熙帝也就来过两次,最长的一次住了三个月,之后就没来了。

    偌大的行宫建好了,就荒废在那里,虽然也有人看管维护,但那里面因为是属于皇家的,没有人有这个资格住进去。

    所以,相当浪费。

    那百十亩的园子很多,至少有十几个,都是盐商的,四五十亩的就更多了,三十亩的算小了。

    江潮生在盐商中不过排在中等,比起四大总商那是差远了,四大总商顾家,柳家,黄家和陈家。

    盐商的背后都是成国公沈家,盐商们虽然有钱,可比起做官的来说,那差太远了。

    这四大总商是沈家选出来的,十年选一次,选谁都要看沈家的心情了,所以沈家手里有这个权力,而扬州盐运使就是干这个的,上一任扬州盐运使沈安就是成国公沈庄的堂兄。

    扬州城破后,此人就消失不见了。

    朝廷也没有追究,或者说暗地里追究了,但没有其下落。

    沈家在南楚也有一支,三百年前分家了,照理说应该没什么关系了,但其实一直都有联系。

    南楚沈家也混的不错,做生意也是风生水起,这些年也涉足食盐生意了,因此与大周沈家的联系就更亲密了。

    这十年来,大周沈家对南楚沈家的利益输送有多少,没人能说得清楚,但大周的盐税越收越少就能看得出来,这十年沈家都在东南三州干了什么。

    成国公沈庄不知道吗?

    他不可能不知道,他是沈家大周这一支的家主,沈家的人背后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