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生活好转(1 / 4)  带着荒田回过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随着“大教育”的掀起,学校的思想道德课程,以及平日的班会,就成了传达思想的课程。

    杨小乐也不得不感叹,这年代的高中生和那个年代区别是真的太大了。

    思想独立,富有激情。

    高一没什么动静,但是高二和高三却是动静不小。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还没到高峰期,这些人的胆子还没这么大。

    毕竟这些人还担心影响他们的高考。

    要知道,不管你是什么家庭背景,学校的一个评语,就能让你在以后选专业的时候,找不到好的专业。

    只是通过在学校操场,大家偶尔召集小会议,来呼吁学校里的那些红但是成绩不好的干部子弟。

    因为“有人”曾经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学校方面,一方面,要贯彻“路线”,保持“红”的性子,对大院子弟予以适当照顾;

    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和扶持知识分子子弟中的优秀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或者说,“贯彻路线”与“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学校的处境确实非常尴尬。

    但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止是学校。

    大院里也是一样。

    这天晚上放学回家,吃了晚饭,王秋菊、王大爷、赵大爷三人就把大院子里的人给叫在了一起。

    自从上次以后张主任来找,退职以后,老娘也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居委会代表。

    一个月补贴七块二毛钱。

    老娘一边照顾家里的孩子,给一大家洗衣做饭,一边时不时带着孩子去居委会,忙的不亦乐乎。

    杨小乐虽然看着老娘忙,但是也没劝说她放弃。

    找点事情还是可以的。

    在家闲着容易出毛病。

    老娘今天负责读居委会发下来的报纸,主要是传达“教育”路线的正确性,时刻不能忘记阶级……

    “哎,哥,你说老娘读这個的时候,脑子里有没有想到你啊?”

    思绪间,喜子笑呵呵的问了一句。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

    要是敞开了论的话,他是大院里隐藏在群众里最大的资产阶级。

    还干坏事呢!

    随后瞥了这家伙一眼,这东西要是以后敢乱来,他保证给这家伙送到最苦的地方锻炼锻炼。

    回过头来,众人安静的听着,时不时还有人在那里附和一两句。

    杨小乐也发现了,随着这“大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理念更加清晰了一些。

    会议开完,众人散会,王秋菊也是高兴的回到了自己家里。

    摆弄她的乖孙,现在成了她的第一件大事情。

    ……

    十月下旬,一天晚上,伴随着杨家的繁忙,迎来了家里的第二个新成员。

    小秋。

    对于女儿,作为重男轻女的年代,自然是没有那么重视了。

    但也是相对的。

    该有的待遇那自然还是有的,再加上是第二胎,没那么折腾人,七八个小时就生了下来。

    ……

    随着人们慢慢从困难时期里出来,人们的口粮也渐渐的开始恢复了不少。

    六四年春,人们期待的口粮总算是恢复到了以前普通的水平。

    肉虽然不多,但是人均五两的肉,还是让大院里的人一个星期能尝一顿肉味。

    就是食油还是太少了,三两的定量到现在也没有恢复。

    这天早上,从被窝里出来,按部就班的去学校上学。

    倒春寒确实是冷。

    前两天刚刚脱了棉袄,这场春雨过来,又重新把厚棉袄给套了上去。

    穿着棉袄来到学校这边。

    刚进来,就看到余文彬这些人正在那里慷慨激昂的在那里讨论着。

    “出大事情了~”

    而冯爱军则是拉了一下他。

    杨小乐疑惑的看了看,只见桌子上有一张报纸,是日报的报纸。

    上面写的是:六中的高三(1)班的学生以及四中的高三年级学生,给上面某人写信了,反映了校*支部的一些路线问题。

    而上面也会派工作组去六中调查这个事情。

    余文彬见状在那里说着:“六中的校委,这是在路线的问题上犯了错误,没有解决好“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

    他认为,他们这种大院的子弟才是团结的首选。

    而杜涛这些人则是小声的嘀咕着;“我们认为六中较好地贯彻了路线,做到了有成分但不唯成分,重在表现。”

    虽然杜涛去年年底的时候,顺利收到了入T的通知,但是现在说话的时候,还是没多少底气。

    不过这句话是某个人说的,余文彬也不好去反驳。

    一行人在那里争论着,但是这里只是小小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