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命运的转变(1 / 3)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陆逊最终决定挥军西去,直取夷陵,其实比虞翻想的还要多了一层判断与考虑。

    虽的确是出于稳妥,却是因为他判断出了荆州军的惊人胃口与战力增长。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荆州军一开始并未追着自己往西来,故意挥军北上,给所有人放了一个要从沔水逃亡的烟雾弹。

    待调开自己主力之后,方才攻取枝江。

    这说明什么?

    荆州军在有意规避与自己的正面作战。

    至少在当时,荆州军的首领判断其军力当属“不若”自己的吴军。

    而据逃回来的枝江守军所言,他攻取枝江时毫不犹豫,自己留在枝江两千人马,对方彼时的兵力当不少于万人。

    考虑到枝江县城多少也能起到一些防御作用,陆逊判断当时的荆州军兵力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汉中王太子刘禅也在其中,而以其一把大火烧的吕蒙全军覆没的手笔来看,区区两千人,要想全歼并非难事。

    现在居然有人能逃回来报讯,他必定是故意如此。

    倘若他下一步要攻宜都,需要做的是迟滞自己回援的速度,而不是故意放人来告知自己。

    他们恐怕是想要在路上打伏击。

    至此,陆逊基本判断出了荆州军此时的战略意图——蚕食自己的有生力量。

    既不是要逃回益州或汉中,也不是要控制长江西线等待来援。

    而是要调动自己、分化自己……最终吃掉自己的人马!

    在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即使是以陆逊的心性也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对方从一开始兵力“不若”自己的时候,就有这个打算了,好大的胃口!

    而当他们从枝江放人出来时,已敢埋伏自己,那至少也该是与自己兵力相差不多。

    他带了三万人马出来,枝江守兵两千、宜都守兵三千、留守荆城三千,尚有两万两千之众。

    对方通过审问枝江的陈刚,恐怕也能对此有个大致的判断。

    那也就是说……荆州军越打越多了。

    除去降卒之外,恐怕在枝江也招募了不少人。

    毕竟降卒一旦超过一定比例,他们是不敢立刻就用的。

    这种用兵作战风格,同他了解的关羽荆州军大不相同。

    只怕同样是出自那位汉中王太子刘禅的手笔。

    自己必须尽快拿下夷陵、秭归等地,随后屯兵固守,等待主公拿下江陵后,两面包夹荆州军,方能锁定胜局。

    然而大军抵达夷陵的陆逊却发现,这里成了一块硬骨头。

    不同于先前望风而逃的宜都,夷陵已经做好了殊死抵抗的准备。

    自夷陵以东十余里,长江航道逐渐收窄,荆门虎牙二山坐落于此形成了一道天然江关,此段水流湍急、明暗礁石颇多。

    守将詹晏、陈凤各自领兵屯于此处,江东水师再牛,也没办法硬闯如此险关。

    这也是陆逊要夺夷陵的最重要原因,拿下此处,他便有自信堵住益州来援的大军。

    然而,眼下被卡的是他自己。

    陆逊大军水陆并进开往夷陵,吴将李异率领的三千水军,经宜都走水路被堵在此处不得寸进。

    而其主力则渡沮水,欲经山路南下开赴夷陵。

    然而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早已闻讯率兵赶来支援。

    与此同时秭归大族文布、邓凯等招聚夷兵约四千人,也已奔赴夷陵抵抗吴军。

    陆逊命麾下谢旌领兵前去攻讨,但吴军本不擅长山地作战,在装备、兵力、训练度皆优于夷兵的情况下,战事仍然陷入了焦灼。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未能速取夷陵的陆逊也不免焦躁起来。

    查看着地图的陆逊眉头紧锁:「久攻不下,此地蜀军必已西去求援,倘若益州援兵来前仍未拿下夷陵……便只能绕道避开关羽的荆州军,退守江陵了。」

    然而他还不知道的是,求援的人早已被刘禅派了回去,益州援军比他计算的要快得多……

    ……

    当张飞在阆中收到消息时,立刻就坐不住了。

    二兄与阿斗皆陷在荆州,眼下生死未卜,急的他想杀人。

    “限尔等三日之内,备好粮草辎重,点齐人马出征!”张飞语气不容置疑。

    其麾下将领范强、张达躬身而立,闻言立刻诧异的抬起头:“三日?”

    数万人的装备、粮草、马匹,此行所需的船只,三天内怎么可能备的齐?又不是去踏青,打个行囊就能走!

    此时忧心忡忡,又对东吴的背刺行为恼恨不已的张三爷却不管那许多,厉声道:“三日!若敢贻误战机,军法从事!”

    “这……”

    二人无奈退出,只得加紧准备。

    然而大军出征,士兵集结,哪有这般容易?到了第三天头上,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