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 蒸蒸日上(2 / 2)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己的消息来源。

    主要是一些忠心的当地官员,比如益州郡太守正昂、越嶲郡太守焦璜等,皆是心向刘氏的官员,时常向中央递呈情报。

    “可已告知正昂等官员,小心提防?”

    “大王放心,皆已告知。”

    老刘借儿子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故意放人前去南中激化矛盾,自然不能让己方官员没有准备蒙受损失,甚至被坑死。

    但此事干系重大,除了几名能确认绝对可靠的官员外……其他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老刘点点头,又看向诸葛亮:“军师近来忙于农桑,不知那曲辕犁之事进展如何?”

    诸葛亮一听这个笑意更甚,拱手道:“此地农户皆已熟练使用,耕作远胜先前,所需一人一牛一犁即可。节省的人力耕牛,又可再耕新地。一户农家可耕之地,何止倍增?

    “臣已召集大量木匠赶制此犁,附近大族因太子募兵的事损失了不少荫户,对此犁极为重视,如今蜀郡已基本更换完毕。犍为张家,巴西谯家、龚家亦在当地尽力推广。

    “臣还打算命匠人携样品,随益德援兵去往汉中,命文长在汉中推广此犁。汉中土地丰饶,人口稀少,此犁当有大用。”

    当初刘禅无形一刀削弱了蜀郡和广汉郡大族的荫户人口,却没想到还间接助力了曲辕犁的推广……颇有点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意思。

    除此之外,尚书刘巴提议在成都专门建个锦城,任命锦官督织蜀锦,集中生产提高效率,扩大种桑养蚕的规模,还提出了不少其他经济策略,经众人商议后老刘纷纷采纳。

    含笑捻须的老刘再不复来时的忧心忡忡,三郡看样子不必太担心,农桑改良、经济振兴进展也很顺利。

    只等南中雍家按耐不住,便可借故发兵,南中若定,将再无后顾之忧。

    届时只待兵精粮足,便是大举北伐之时!

    兴汉讨贼,指日可待。

    ……

    老刘心情从差变好,但他一辈子的老对手曹老板,情况却有些不妙。

    历史上曹操正月病故,如今似乎是关羽未死,又心系三郡战事,吊住一口气又硬是多撑了一个多月。

    只是,在听到属下一字一句的念完徐晃送来的三郡战报之后,他终于不行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