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民意民心(2 / 2)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亮还有诸多想法,之后需与太子详谈。”

    刘禅笑道:“巧了,我亦有些想法,需请教诸葛叔。”

    计议已定,通传各郡县后,刘禅等人准备整军出发。

    这一日,便是刘禅定下回军北上的日子。

    只是牵马率众才出原雍家大宅,刘禅便傻眼了。

    雍府竟被围得水泄不通,侍卫们维持着秩序,防止人群拥挤踩踏。

    李恢正在最前面不停地安抚劝离人群,可惜任由新上任的李使君嘴皮磨破,一个人都没被劝走。

    「咋了这是,抗议示威?非暴力不合作?」

    不能啊,以此地百姓充沛的武德,能动手是绝不会玩什么静坐的。

    眼见刘禅与诸葛亮走出来,人群立刻沸腾了。

    “太子!诸葛军师!你们不要走啊!”

    “不能走啊,你们一走,我们可怎么办啊!”

    “^$*#^@#”

    “呜呜呜……”

    他们各自呼喊着不同的话语,乱成一片,其中还夹杂着夷民的语言,以及失声痛哭。

    这些百姓不是被李恢组织来作秀的,他们皆是自发来此,是真的不想让刘禅与诸葛亮走。

    普通人没有谁想天天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整天面临着冲突、饥饿、贫穷带来的死亡威胁。

    自从太子与诸葛亮到了之后,日子显而易见的变好了,生活突然就有了奔头。

    甚至诸葛亮还教他们用竹子搭建高脚竹楼,防止虫蛇之扰。

    没有人想再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他们对那些达官贵人的脾性太清楚了,只要太子与诸葛亮一走,他们定然会现出本来面目,变本加厉的搜刮。

    “诸位!乡亲们!”刘禅的呼喊声被淹没在混乱之中,此时他突然有些同情被火猪牛阵冲击的孟获,亏得对方还能在那种场面下聚起数百士卒……

    许是被哭声感染,拥堵的人群哭声渐多,许多人家人新丧,亦是悲从中来,加入了嚎哭大军。

    不一会儿已是哀声遍地,哭声震天……

    知道的是刘禅、诸葛亮要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他刘大太子哭丧呢。

    “停——!”

    【断喝触发】

    被逼无奈的刘禅只好放技能了,一声闷雷般的大吼过后,百姓们才惊惧的停下了嚎哭。

    “乡亲们!孤与军师非是不愿留下,只是曹魏尚在北方虎视眈眈,不得不回啊!”

    这些日子以来,为了给汉夷同胞树立一个共同的靶子,刘禅在宣传中可是没少黑曹魏。

    不过曹魏本身黑料就不少,完全不缺素材。

    如今已初见成效,在许多南中人民心中,北方的曹魏集团十恶不赦,随时想要毁掉自己未来的希望。

    “孤与军师若不率军回去抵挡,曹魏一旦南下,乡亲们将再遭战乱之苦,孤心何忍啊?”

    百姓们冷静了许多,只是仍旧对未来没有太子和诸葛军师的日子充满担忧。

    “孤与诸位约定,今后官府定会延续孤与军师定下的政策。若有人胆敢擅自改弦更张,致使民不聊生,孤定斩其头,言出必践!”

    刘禅给出了定心丸,而后诸葛亮又亲自上前,多加安抚,百姓们这才纷纷起身,让出了一条通道。

    刘禅率队出城,一路上挥手致意,回应着百姓依依不舍的道别,时不时仍旧能听到人群当中的啜泣声。

    他抿着嘴,表情严肃,这种场景他不是第一次看见了,然而每一次都会触动他的心。

    曾几何时,他也只是无力改变规则的屁民之一,但现在,他是规则的制定者。

    他的一个想法,就能决定一群人未来的命运……

    同乘一车的诸葛亮窥见刘禅的表情,会心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如果说他最看好刘禅哪一点。

    那绝不是武力,匹夫之勇再强,亦不能以一人之力定国安邦。

    也不是才智,有固然更好,没有,自由臣子服其劳。

    他最看好刘禅的,恰恰就是此刻刘禅脸上表情的意义。

    刘禅等人出城,城外大军早已整装待发,汇合之后,大军开拔。

    滇池百姓依依不舍,扶老携幼遥送十里,方才在随行的李恢等官员劝说下回城散去。

    然而大军向北行二十余里,忽听斥候来报。

    “报——!太子、军师,有一支步骑人马自西北而来,观其兵力当在三千以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