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章 蒲元的麻烦(1 / 2)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之后几日,老刘又领张温看了看蜀郡新打造的一批兵器,他看罢赞不绝口。

    他又提出想亲眼看看赤星军将士,刘禅也满足了他,命李二率人给他来了一次“军演”,再度将张温震住了。

    而在他停留的这几天中,诸葛亮十分重视此人,既关心其在蜀地的生活有无不便之处,又与其谈天说地。

    张温感动于诸葛亮的关心,又钦佩其渊博的学识,等到临走的时候,已经快要变成诸葛亮的迷弟了……

    “太子、诸葛军师,请回吧,温此回江东,定劝说主公联刘抗曹。”张温拱手道。

    刘禅道:“张议郎保重,南中之事,实令孤如鲠在喉,孙将军若欲两家修好,还要多些诚意才是。”

    张温一阵尴尬,有心说点什么,又实在无话可说。

    唱红脸的诸葛亮此时插话:“将东西取来。”

    自有人取来数个托盘,诸葛亮笑道:“大王念张议郎奔波不易,为孙刘修好煞费苦心,特备薄礼相赠。”

    金饼、玛瑙、犀角、象牙……

    “如此厚礼,这……”

    诸葛亮又端起一杯葡萄酒递了过去:“大王特赐美酒,命亮为议郎送行,请!”

    张温感动得眼泪汪汪的,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躬身道:“多谢军师厚意。”

    此时诸葛亮看看左右,却皱起了眉头:“秦祭酒呢?”

    “呃,暂时未到,许是有事耽搁了。”

    “速去唤来。”

    “是。”

    听到诸葛亮的话,刘禅忽然想起之前在会见张温的宴会上,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是怎么回事了。

    就是缺了这位秦宓!

    担任从事祭酒的秦宓此前与刘禅接触不多,存在感不高。

    前世的刘禅也只对他做过的两件事有印象,第一件事就是老刘发动夷陵之战前曾坚持劝阻,结果被老刘下狱了。

    这第二件嘛……

    经诸葛亮传唤催促,秦宓这才姗姗来迟。

    张温不禁心中不快,太子、军师和成都一众官员都来相送,此人却经催促才到,好大的架子。

    他心生不快,忍不住问道:“军师,此乃何人?”

    幕后总导演诸葛亮此时笑道:“益州学士秦宓。”

    张温斜眼瞧着秦宓:“君学乎?”

    秦宓哂笑:“蜀中五尺童子皆学,况吾乎?”

    张温上下打量秦宓几眼,忽然发问:“天有头乎?”

    “有之。”秦宓不慌不忙。

    “在何方也?”

    “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秦宓引经据典,既回答了问题,也暗喻天命在西。

    诸葛亮摇扇不语,含笑点头。

    张温又问:“天有耳乎?”

    “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

    “天有足乎?”

    秦宓几乎不假思索笑道:“有。《诗》云:‘天步维艰,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

    张温脑门上又开始见汗了,急道:“天有姓乎?”

    “有。”

    “何姓?”

    秦宓严肃道:“姓刘。”

    “何以知之?”

    秦宓伸手指天:“天子姓刘,则天,必姓刘!”

    “好!”

    “秦祭酒说得好啊!”

    后方来送行的蜀中官员皆击节赞叹,曹丕欲篡汉的事情众人皆有耳闻,秦宓此番对答着实让人心中畅快!

    张温擦了把汗,却不甘心折了面子,又道:“日生于东乎?”

    他想给自己主公扳回点颜面,暗喻天命在江东,他家主公才是救国之臣。

    秦宓不慌不忙道:“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你家主公不管使多少阴谋诡计,哪怕一时得意,最终天命还是会回到西边。

    “好——!”

    周围抚掌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张温叹了口气,躬身拱手道:“秦祭酒能言善辩,温甘拜下风。蜀地人杰地灵,名不虚传。”

    诸葛亮此时又笑道:“张议郎,临别戏言不必当真,此去路途遥远,还望保重。”

    刘禅也适时道:“事便不成,孤等亦念汝真心,孙将军那里,张议郎尽力而为便是。”

    “是,太子保重、军师保重,温去也。”张温恭敬行了一礼,上马而去。

    眼见张温远走,刘禅忍不住问诸葛亮道:“诸葛叔,料想孙权未必肯听此人之言,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诸葛亮笑道:“此次事便不成,江东有人为我等发声,终非坏事。”

    刘禅点点头。

    诸葛亮正色道:“亮知大王与太子对江东多有愠怒,然曹贼篡汉之期恐已不远,此时若又与江东交恶开战,我荆益男儿又有多少要枉死沙场,又有多少百姓要家破人亡?”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