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3 一顿饭(第一更)(2 / 2)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怀之外,也表示一定会再接再厉,继续为村民老百姓服务。

    至于感谢张浩南,那不是她的采访内容。

    晚饭就是在食堂吃的,不过现在食堂改组成了“五家埭快餐公司”,洗菜分拣切菜的地方也扩大了,在厂房东面又辟了五分田出来,灶台也直接是机械加工厂自己做的不锈钢台面。

    每天大煤气罐消耗也是相当惊人,毛建民感觉自己就像是重新回到了部队,烧个饭的场面跟打了一仗没区别。

    现在快餐公司除了大师傅,退伍的炊事兵一口气招了六个,基本不是毛建民认识的,就是张直勤认识的。

    吃饭时,魏刚看着一桌子大锅菜,也是感慨道:“现在日子是要好得多,老早一点油水也没有,全靠主粮。”

    “我刚开始在粮油公司做会计时,也吃不到多少肉,后来养猪的多了,才算是有油水。”

    丁永没有喝米酒,而是舀了一碗榨菜肉丝汤,咂摸了一口之后,他忽然问道:“张总,办公大楼我看先不要急着弄,跟建康林大、农大还有禽类研究所的合作,可以先弄起来。科研投入就是要抢夺先机,市面上三黄鸡在扬子江段南北口碑都很好。家禽研究所这次定种,要是经费充足,应该能提前个一年半年。到时候我们手上就多了一个优良鸡种,也是招牌。”

    “我跟高季兴专家一直保持有联系,他个人已经有这个意愿,具体怎么合作,我看等我去建康、广陵跟家禽研究所正式会面之后,再谈也不迟。”

    “这鸡是有啥优点?”

    剥了一只小龙虾,嗦了口汤之后,魏刚一边剥壳一边好奇地看着张浩南。

    “主要是好吃,三黄鸡的底子。然后农大食品学院有个项目是预制食品的保存运输,说是鸡肉效果最好。”

    “罐头?”

    “有罐头,也有不是罐头的。罗斯人很有意向,然后那个傻卵毛子有个同盟在可萨斯坦做食品供应商,食品罐头需求量也还可观。”

    “可萨斯坦在中亚,不容易出口过去吧?”

    “那傻卵做就是想做个中间商,算是转口贸易。”

    “也蛮好啊。”

    魏刚吃了一只小龙虾,又拿了一只剥了起来,然后问道,“你是嫌弃那个阿列克谢赚得多?”

    “不是,他多赚一点其实更好。”

    张浩南忽然压低了声音,“我想跟他成立一家跨国粮食公司,然后让他去可萨斯坦拿地,那边受罗斯国有实力的人影响很大。”

    “用场呢?”

    “种黄豆,然后我再进口过来。那傻卵背后的人,不要脸一点,可以跟当地人一起在可萨斯坦拿到整整四千公顷的农田。”

    “不便宜吧?我是说黄豆价格。”

    “养猪越来越多,我看涨黄豆,哪天我做大了,多一条货源多一条路。”

    “黄豆还能涨到哪里去?”

    魏刚皱着眉头,有些不解,“东北、西域,多的是黄豆产区。”

    “未雨绸缪嘛,哪天说不定我就是饲料大亨了呢?”

    “那我以后也帮不上什么忙啊。”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您老人家就算退休了,也完全可以发光发热嘛,要是有空去京城开个讲座,开个交流会,顺便提一提我在国外种黄豆,也就行了。”

    闻言,魏刚塞了一条虾肉在嘴里,笑道:“那我朝后去京城,看到合适的人,就说老家有个后生在国外种黄豆,这总可以了吧?”

    “可以可以,太可以了。我敬你。”

    张浩南闻言顿时大笑,赶紧给魏刚倒了一碗米酒,“朝后我就是沙城种田小能手,规模小是小了一点,但是跨国种田,怎么也算是个典型,是吧?”

    “伱这是咬定了黄豆看涨啊。”

    作为顶级能吏,魏刚喝了一口米酒之后,心里毛算了一下,然后一针见血地说道:“不对,你看涨的不是黄豆,而是生猪出栏量。可是短短几年,猪肉消费还能暴涨不成?总不能人均半头猪吧?”

    “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张浩南笑了笑,又接着道,“就跟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倭奴,老先生你不也是咬定不可能吗?”

    “我从来没有说过超不过倭奴,我是坚信能超过的,但那需要三十年的努力,而不是你说的十来年。历年增长就摆在那里,总不能突然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吧?”

    “那我们打个赌。”

    “赌啥?”

    “度假村一桌。谁输谁付账。”

    “那就说好了,大家做个见证啊。”

    魏刚也是兴起,招了招手喊道,“小韩,怕个照,免得他不认账。”

    “好。”

    韩秘书拿了相机,对准了食堂中的一桌人,摁下了快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