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8 那老汉像个喽啰(2 / 3)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外加一些承担科研任务的研究院研究室。

    比如说车辆工程,这是已经有了的专业,那么可以弄个“整车设计”“车辆动力”等等同类竞争专业。

    说细分可以,说增设也不是不行,总之就是还要看沙城、姑苏以及两江省的地方工业需求。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飞行器、信息通信、车辆工程、物流工程等等专业,都是可以分流出去重组的。

    同时,沙城市政府也会牵线搭桥,弄个独立学院也就是“三本”出来,算是个圈钱项目,总体来说钱可能不会太多,但对贴补一部分黑水工大的冷门专业,也够用了。

    独立学院这事儿对黑水工大而言,要不了什么资源,基本上就是沙城市政府这边要搞定的事情。

    张浩南要是愿意,弄个“浩南学院”也不是不行,就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都得自己搞定。

    别的城市可能瞧不上独立学院,眼热的百分之百是黑水工大的分校区,但是对沙城而言,只要是高等学府……多多益善。

    当然文学类社科类专业不要,原因倒也不是什么学科歧视,而是沙城是个工业县级市,在衍生出丰富的第三产业之前,基本上不太可能用得上文学类社科类相关专业。

    具体到个人肯定会用,但走量肯定不行。

    所以真要是搞个“黑水工大·浩南学院”出来,高校富集的城市可能当沙城是傻鸟,但从地方工业发展的需求来看,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线终端员工,其比重会越来越高。

    当然指望“浩南学院”的学生每年几万块钱交了然后去一线上工,大概率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这么个独立学院的存在,是磨合用的,甚至就是个平台,过个十年取缔也无伤大雅。

    比如说某些系统的单位招一线员工,以前得去某些学校,“萝卜坑”挖起来其实也麻烦,成本不会低。

    那么直接从源头设计一个“萝卜专业”甚至“萝卜学校”,那就简单多了。

    单位跟“浩南学院”签订一个长期合作协议,比如说每年在此招聘多少学生等等,过程就可以非常的公开透明。

    就算是“择优录取”,那这个“优”的评审权,在学生手里吗?

    毫无疑问是在校方。

    而张校长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人吗?

    还是那句话……

    只要钞票到位,什么姿势都会。

    你要多少学分给多少学分,你要什么样的奖学金,张校长当场盖个章,你要什么校外实习、社会活动,张校长那么多公司呢,专门安排一个出来又有何妨?

    只要该生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在作文中强而有力,那都不是事儿。

    原本需要留学欧美的活儿,现在只要整个本地院校学历,那不是美滋滋?

    一年讲究一点的,省了三十万;不讲究一点的,那起码省了好几千万。

    所以别看独立学院这事儿黑水工大压根瞧不上,但对沙城本地的能吏和土豪而言,倘若自己的子女不怎么给力,送来走一遭,那还是挺爽的。

    黑水工大的人在这“小公园”也玩得挺高兴,除了自助餐,最有意思的肯定是打高尔夫球,玩了两杆,多少也有了点“腐败”的气息。

    乐在其中。

    魏刚全程卖笑,看着像个喽啰。

    张浩南感慨归感慨,却没有去吐槽这秃头老汉。

    为了达成目的,脸皮踩在脚底下,大概魏刚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猛男嘛,大同小异。

    晚饭也很丰盛,还整了个户外烧烤,还有蒙兀族的民族歌舞表演,姑娘们跳得卖力,小伙儿们还表演了摔跤,本地的“京爷”也算是大开眼界,没想到这“皇城根儿”,还有这等消遣。

    是他眼皮子浅了啊。

    张浩南则是带着女儿数星星,北方的山区,远离了光污染之后,漫天的繁星,当真是一伸手就有。

    “小~星~星~”

    张瑾还是一如既往的骑大马,双手抱着她老父亲脑袋,然后又高举,咯咯地笑了起来。

    她的眼睛很大,银河就像是刻印在了双眼之中。

    偶尔从天际一闪而过的流星,更是让她欢呼起来,她还不知道怎么形容,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叫着欢呼,然后指着流星划过的地方,提醒着老父亲那瑰丽的天象。

    “那个叫流星,宝贝。”

    “牛~星~”

    “流,流水的流,流星。”

    “牛星~~”

    “……”

    还小,现在能说这么多词,已经是很有天赋了。

    张浩南内心还挺高兴,这女儿应该能进“强化班”吧?

    大概?

    只要不像她妈,应该稳的。

    父女二人享受着这种惬意,而不远处出来散心的秃头老汉则是在抽闷烟,看到张瑾骑在她老子脖子上,赶紧掐灭了烟,然后隔着老远问到:“狮城的啤酒花,粮食集团那边怎么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