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4 我不知道啊(2 / 3)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候可不讲什么兄弟情义。

    对此张老板本人毫无感觉,只是对松江水产大学的海洋养殖技术也很感兴趣,当然学校的技术并不用在松江本地,其实验基地在两浙省。

    “李教授。”

    “张总请讲。”

    “有没有兴趣在崇州开个实验基地?我刚听王校长说,李教授在咸淡水养殖上也有研究突破,刚巧我有三个类似情况的产业基地在。两个在崇州,一个在岭南省的雷州。雷州远了一些,崇州离得近,要是李教授愿意,我专门给你配一条机动船外加一个车队,给你的团队使用。”

    “……”

    “……”

    其实李教授已经打算收山,以培养学生为主,他手头的学术资源,加麻大那里可能还要多一些,国内反而没有那么雄厚。

    毕竟竞争对手很多,而且成果也远在他之上。

    别说“四大家鱼”,就是大闸蟹还有沼虾,产值都远远超过鳊鱼,不是一个量级的。

    “四大家鱼”之后第五个是谁很不好排,建国十来年之后,“武昌鱼”才开始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即便这样,鳊鱼依然没有稳定住“四大天王有五个”的地位。

    差了点儿意思。

    所以李教授在重复研究上,追踪国外养殖技术其实更多一些,当然对中国而言,吃饱吃好是重点,大项目是自研自有即可,次一级技术项目追求的是实用性。

    张浩南没有因为李教授重复研究就贬低的意思,恰恰相反,重复研究只要能掌握技术,那落在他手里,变现能力要远超国外竞争对手。

    “这……有点突然啊,我其实……”

    很显然李教授没有想到张浩南会邀请他再开一灶,他收山的想法其实很明确的,待遇什么的也够了,再搞点钱,那么作为一个学者的一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起航这种需要少年壮志的事情,他是真没想过。

    而一旁陈校长眼珠子都快鼓出来了,有些事情,别人不知道,他知道啊!

    就那鳗鱼,陈校长敢指天发誓,倭奴大阪府只要能大量供应鳗鱼饭的店,一定用了“沙食鳗鲡”。

    其中有没有走私他都懒得废话,但这可是活体黄金,真要是弄一个在松江水产大学手里,他请张浩南过来做名誉校长都没问题,只要松江市政府同意,今天就可以广而告之。

    不过陈校长没有着急到催促李教授的地步,他是跟张浩南接触过的,知道张浩南风评。

    “李教授,先不要着急答复我,考虑考虑,不过请一定要相信我的诚意。”

    张浩南没有透露到底是弄鳗鲡还是虾还是鱼,但不管是哪样,附加值肯定超过鳊鱼。

    这一点李教授自己也清楚。

    而且松江水产大学能够通过松江市政府直接求到新闻联播最佳男主角那里,那怎么地也算张浩南一个马勺吃饭的,除非有重大路线分歧,否则张浩南不会无缘无故坑他们一把。

    现在犹豫,纯粹是心态没调整过来。

    李教授寻思我刚表示“吾之一生一片无悔”呢,突然让老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不是有点太跨越?

    好在都没有把话说死,有余地就好啊。

    在松江水产大学的访问考察就是表达一下态度,“沙食系”跟学校的合作是顶层设计,张浩南独断乾纲,高管没人会去质疑。

    丁总决定的事情,会有人指出哪方面不足,哪里可能有风险,但张总……抱歉,一定是我哪里欠缺考虑,绝对是我没有想到张总的深意。

    怀疑?

    不存在的。

    “百分百成功率”,我的老板没有败绩。

    无敌的张总做啥都是一点都对,如果我产生了怀疑,那应该是我要反思,而不是张总。

    高管其实都是受过优秀教育甚至是在政府部门做过一把手的,但怎么说呢,在“沙食系”混口饭吃,有时候迷信也是一种科学……

    很复杂,但管用。

    到了饭点,整了一桌“本帮菜”,不是大厨手艺,而是本地厨娘张罗出来的家常菜,吃得蛮舒服,张浩南一高兴,还送了做菜阿姨一摞“沙记连锁”的消费卡,也能在“沙洲兴隆”超级市场使用,但松江店还在筹备中,最快也要明年三月份才能完成开业。

    原本打算去医院看看周妍的父母,结果掌门安独秀突然冒了出来,他是来松江交大公干,顺便参加一下港口通讯设施升级改造的会议,毕竟是权威专家,不可能真的一天天缩办公室数钱。

    听说张浩南在这里,也是因为“熊猫大陆”,助理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于是提了一嘴。

    然后师徒二人就跑去打了一通羽毛球,出了一身汗之后,安独秀很是轻松,自从张浩南给学校搞了很多很多钱之后,他也懒得加班了,没必要会议也不参加了,出差也少了,也有时间运动了。

    “老当益壮啊。”

    “屁个老当益壮,我这腿都迈不动。”

    喝了点水,安独秀喘气缓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