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26 当巧合发生时(2 / 2)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那么可劲儿造的话,照五六十倍的回报率,大概能挣个三四十亿美刀。

    挺好,胃口不错。

    跟张老板这种分散在全世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起来,还得是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资本密集型”高科技产业……

    五万亿美刀……零头的零头,也够有小道消息的人花差花差几百年的。

    每天十万美刀去花,一年也就四千万美刀不到……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张浩南觉得应该不是阿美利加整个情报系统的窝案,大概率是有人有消息,然后顺便搞一笔,规模估计也不会大。

    当然有没有祖籍中东的阿美利加金融衍生品从业者也玩一把大的,这就不得而知了,横竖跟自己没啥大关系。

    张浩南本钱太少,又不愿意上杠杆直接去精准狙击航空股,那就老老实实搞低成本玩法,吃“黑天鹅”红利就行了。

    倘若没吃到,无非是亏掉手头上的现金。

    现在的张老板就算没钱,那也根本不慌,啤酒已经能赚钱了,食品贸易还能继续赚钱,三季度开始,卖糖也能赚一笔。

    要说金融资产投资爆炸性增长,那肯定是没有的,但长久买卖都很不错。

    八个养猪场一年稳稳利润七千万上下,够自己玩好久了。

    所以松江保密办的负责人想要了解情况,毕竟怎么就那么巧,张老板要在海外玩两手,就遇上中央情报局的人也要玩?

    CIA全体是张老板的干孙子?

    不过这事儿分两面来看,一是张老板跟“杨基佬”有勾结,可这不合理,因为张老板才二十一岁,五年前还要敲秃头老汉闷棍呢,阿美利加人吃饱了撑的,专门跑去沙城乡下地方培养王牌双料特工?

    代号难不成是“超级穿山甲”?

    不现实,所以想都不用想,直接否定。

    二呢,就是张老板的投资嗅觉撞上了“鬼”,这里头全是洋鬼子的事儿,而且是大事儿。

    所以中央今天让松江副市长悄悄地过来碰个头,就是想问问看究竟是哪个方向上的问题。

    实际上五月二号的会议,两江省这边早就忘了这一茬,省内参多得是麻烦事,差这一两个大嗓门?

    松江市也没有啥想法,也是早就忘了三个月前开的会。

    地方上不敏感,是因为地方不需要在国际上玩斗争,上头天天盯着数据,但有风吹草动,都会提心吊胆。

    毕竟事情再小,放中国乘以十来个亿,那再小也小不到哪里去。

    谁不是如履薄冰?

    所以情况反馈上去之后,就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看看张浩南是个什么想法。

    张老板本人呢,主要是怕松江这边玩金融资本的要钱不要命,所以坚决不表态。

    其次呢,就是自己凭本事重生的,为啥要把“一夜暴富”的机会让给别人?

    自己要是再死一次,说不定不是重生,而是穿越到异世界呢?

    机会不多的,所以张老板直接装傻充愣,让这次特意过来的松江副市长极为无语。

    最后饭也没吃,就是先跟京城沟通一下,要不要继续留在沙城还不清楚。

    八月八号,倭奴江户那边反馈过来的消息是没有“杨基佬”,南朝鲜汉城也没有,于是张浩南觉得,尼德兰的期货交易所,应该是阿美利加情报系统中的一小撮吃独食分子。

    这事儿很容易爆出来,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就算爆出来,谁去查证?

    是让联邦调查局去查中央情报局,还是让中央情报局去查联邦调查局?

    同时这事儿也让张浩南了解到了一种情况,那就所谓的联邦调查局只负责阿美利加本土……那完全就是扯淡。

    从尼德兰的情况反馈来看,阿美利加使馆单位,就是联邦调查局在负责安保和情报收集。

    九号,秃头老汉从东北回来,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好消息,另外一个也是。

    “几家酒厂的老师傅呢,老子全部跑下来了,开了几次恳谈会,算是打消了疑虑……”

    魏刚说起这个,真是一把辛酸泪,这帮下岗的东北老师傅,那是真把他当“人贩子”啊。

    就字面意义上的认为魏刚是打算骗人去沙城做苦力,要不就是更具备犯罪意义的那种。

    好说歹说,请雪城妇联的人出来,有老乡帮忙解释之后,才算进入了愉快沟通环节。

    但还是发生了点儿事端,秃头老汉被人以为是外资,加上老酒厂被吞并,仇恨直接转移到他身上。

    万幸,在魏刚被围殴之前,冰城人社局的局长适时出现,这才没有造成事故。

    谁叫秃头老汉一张嘴,那方言直接被人误会成了倭语,小赵秘书瑟瑟发抖,他现在特别特别想要找个合适的地方打打报告。

    做个办公室跑腿小秘书挺好的,自己一个月千把块……玩什么命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