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9 骂街也是一种善意(2 / 3)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艇的专家都返聘了过来,现在挂名在建康工业大学,走的是“校企合作”项目的津贴。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也会在津门开办一家“长弓蓄电池厂”,或者就是在冀北省,总之不会离得太远。

    再算上各种注塑件、冲压件以及橡胶制品,整个“紫金科技”华北总装厂,应该会有十几家重要零部件配套厂,其余杂七杂八的小零件,可能就是在附近采购。

    刘公子觉得就之前那大农村的所有男男女女壮劳力加起来,一个乡大概不够用,还得从外面匀点儿。

    这还没有算集成电路制造,重中之重,而且必然会引发抢人大战。

    根据刘援朝在松江、建康两地的了解,张浩南能弄到手相关产业高端人才,研究生以上不会超过三位数。

    几十个人够个屁用。

    所以肯定会挖人,不是挖国家的就是挖国外的,而且是什么都要挖,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数据中心等等配套。

    半导体项目,跟飞机、汽车、船舶一样,都是系统工程,不可能只涉及某个单独的领域。

    必然是要细分到各个子系统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任意一个子系统,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全部整合起来消耗的人力,可不是他现在玩油储然后上市那么简单。

    关键问题是,张浩南就像是突然抛出来这么个消息,没有京城市政府的政策号召,也没有任何中央的批示。

    就是突然指着一群人威胁了一通之后,啪的一下搬出一座比南郊县本身还要大的金山。

    南郊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七十个亿,而真的按照张浩南所说,岂不是明年直接投一个“南郊区”?!

    刘援朝看不到南郊区区长牛太原的表情,他相信,这个区长绝对不知道有这么个事儿。

    是张浩南突然甩出来的,但是……

    之前张浩南专门提到了刘福州,骂街归骂街,那不是重点,重点是张浩南必然跟刘福州有什么沟通。

    此刻刘援朝倒是不会慌什么,而是感觉这是个好机会!

    他不知道总投入会是多少,但是现在,完全可以跟投,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到五个点的股份。

    刘援朝的跟班小弟们则是精神一震,别的先不提,自家“老大哥”笑得这么变态,那就说明这里头有事儿。

    重新翘起了二郎腿,刘援朝整个人向后靠着,以一种非常舒服的姿势,慢慢地思考着这里头的好处。

    之前张浩南要跟他谈的大项目,是岭南省、岭西省的“白糖”,还有西域的大豆仓储项目。

    后者现在是魏刚受西域省一把手的邀请,去当地考察铁路口岸的物流基地,然后魏刚再从两江省请一批企业去西域投资,给西域的农副产品做点附加值。

    从难易程度上来说,刘援朝还是遵循着以前的舒适原则,明显农副产品赚钱更容易。

    可是,“老刘家”现在能撑得起门面的快要消失殆尽,其实他现在还能充“老大哥”,不过是别人给个面子。

    曾经大院儿里买他账的人,其实越来越少。

    要想延续三代人积累的财富,就只能让财富衍生出权力。

    可惜,单纯的财富,至少在这里,并不适用亚当·斯密的那一套。

    士农工商,轮几百遍也不会给你轻松上位的机会。

    所以,原本单纯看热闹的刘援朝,突然冷静了下来,收敛了变态一般的笑容,琢磨着自己手头的资金,够不够玩一把。

    他能猜到一会儿走出大门之后,估计上头部委就会震动,但如果只是部委震动,那就说明一个事情,张浩南这小子……是接了更上面的活儿。

    事情真相很快就会出来,估计就是这几天的新闻联播科教文卫报道。

    招张浩南为女婿的可能性已经是零了,只能另外想办法,将“老刘家”的地位,从老一辈的历史地位,朝着香江贺家的模式进行转型。

    盖国旗是不用想了,拼一个“爱国企业家”即可。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贺英南。

    “援朝,这里头……是怎么个事儿?”

    后座有个中年人,有些吃不准,稍稍向前附身,小声问道。

    “等出去再说。”

    张浩南这个奇葩,把严肃的会议变成了诈骗味儿的路演。

    几乎没几个人相信张浩南口中的“五十亿”,不仅仅是这个“五十亿”不信,连之前的“十亿”都不信。

    很多人级别不够,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了解七部委的统计报告,只是根据常理来认为张浩南这个南方土包子在呲牙咧嘴骂街。

    哪怕之前刘福州已经再三警告,可人大多数都是如此,不打不长记性。

    没有吃亏之前,根本不信邪。

    不过,刘福州已经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张浩南在严肃场合的公开威胁,其实都是一种想要做好工作而释放的善意。

    这其中,有一个人是不起眼的,那就是牛太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