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87 急得上火,悠哉悠哉(2 / 4)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量嘛。

    因为松江汽车的下场,又反过来刺激到了建康市政府,于是在省府大院里面说了一大堆好处,随后就是希望省府抓紧时间,帮“沙食系”早点落实决策部门。

    张浩南同学还要读书的,学业繁忙……

    省里于是就各种出动关系,既要跑松江,又要跑京城,还要跑各大高校,圈子套着圈子,就是在给张浩南名下产业做普查的时候,才发现他妈的全都是一大摊子。

    更让省里头疼的,倒不是说张浩南摆烂旷工,而是这畜生大部分要员都是借来的,不是从学校就是从地方政府部门。

    比如说鳗鲡人工繁育这个项目,百分之九十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都是借来的,而且也无所谓别人跑路不跑路。

    因为急的不是张浩南,是当地政府。

    除非是直接不要脸开捞,否则但凡想要做点政绩出来然后进步一下,就要盯着养殖规模和科研成果,这就不得不盯着一线养殖和科研人员要岗位落实的同时,更要成果落实。

    一旦集体摆烂,张浩南损失的不过是钱,一个基地毁了就是毁了,毛毛雨了;但是对当地政府而言,这就是重大损失。

    关键“沙食集团”是明星企业,怎么别的地方投资都赚钱,到你这儿就赔得一干二净呢?

    所以省里给“沙食系”做普查的时候,发现张浩南是不从银行贷款,但他从未来贷款啊。

    从当地的未来,贷了一堆人力物力。

    省里也是头疼这种情况,要抽丝剥茧重新梳理,怎么地也要几年时间,才能让“沙食系”彻底完成人才替换。

    但问题又来了,谁愿意被替换?

    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对没有太多远大理想的普通干部而言,这种进退自如的状态没什么不好的。

    省国计委也问过张浩南本人,将来万一出现了组织管理上的改革,应当怎么办,张浩南回答也简单得很,让两江省或者中央,直接把“沙食集团”中的敏感部门收购过去就行了。

    像农村供销合作社,现在已经具备了单独剥离出来成立公司的条件,相当于一个广域“农村-城市”物资中转机构。

    既可以做政府业务,也能做企业业务,一般零售也可以做,只要两江省的基本建设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红利的大爆发。

    并且“沙食集团”剥离了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之后,也同样可以作为大客户存在,不会影响“沙食集团”本身的运转,无非是从怪物一样的庞然大物,变成了稍微慈眉善目一点的庞然大物。

    基于张浩南的回答,省府才会放心大胆推动“沙食系”的战略部建设。

    只不过张浩南这条懒狗如无必要,就是找个地方晒太阳疗养,也就跟人火并的时候,那叫一个活力四射。

    时刻为退休做准备的张老板才不会管省府急不急,反正坚决不加班,不催就不动弹。

    为了战略部这事儿,省府、建康市、姑苏市以及沙城市,都在找人做工作。

    丁永、吕卫东、虞小龙等人都被请过去吃饭好几次,就是希望他们也帮一下忙,丁老汉现在也学会了装病,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带儿子玩亲子游戏呢。

    吕老汉则是拿着年薪一百万各种出差……

    虞小龙虞总就纯粹多了,帮这个忙,会影响我一年赚一个亿吗?

    心累的绝非是一两个政府部门,两江省少说有几百号强力人士在头疼。

    也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机会,才在元旦堵了一下张浩南,然后就有了松江市这次的特殊面试。

    只可惜,张浩南跟老学哥们吃完饭之后,连着三天都是跟周妍周姝姐妹逛街,倒也买买买,就是到处吃吃吃。

    有名的馆子都过了一遍,美中不足就是没有河豚。

    一大堆人火急火燎的时候,张老板带着双胞胎姐妹去了一趟嘉禾吃肉粽,顺便看看当地的码头建设进度。

    嘉禾市的肉粽还是不错的,分管嘉禾市工业的副市长陈道盛在省里开会的时候,从柯城的陈正那里听说过张浩南喜欢美食,所以听说张浩南来了松江“太古圈”开会的时候,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万一张浩南来嘉禾,他就顺势请人吃点好吃的。

    总不能说去余杭吃油炸鸡翅膀吧?

    他原先是钢厂出来的,所以钢厂招待宾馆比较熟悉,专门让人杀了羊,别的不敢说,“酥羊大面”起码是管饱的。

    味道也不差。

    反正比去余杭吃汉堡强吧?

    都是“苏式面”范畴,陈道盛也不怕翻车,也多准备了一些“二锦陷”,原先老菜“二锦陷”是猪肉,知道张浩南嘴刁,所以用了螃蟹和虾,张浩南来嘉禾前一天,厨师们还试了一下小牛肉。

    感觉味道不错,所以做了个三拼“二锦陷”,看看张老板喜欢不喜欢。

    还别说,请张总去市政府洽谈,张浩南一点兴趣都没有,搞得嘉禾市的市长、副市长很是无语,因为张浩南真就没给这个面子……

    陈道盛说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