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2章 自在天和天界,姜如仙出关,从来没有变过(1 / 3)  反派就是这样子的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姜澜离开洞府后,便在不周断山留了下来。

    一方面是为了等待姜如仙出关,虽说他之前和姜如仙的关系,有些耐人寻味,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许多他想知道的真相,或许只有姜如仙才能告诉他。

    另一方面就是不周断山相比于外界,确实更适合修行。

    这是一处古天庭时期就存在的真正仙家福地,至今天地间依旧飘散着先天之气,这对于修士的修行,有着很大的裨益。

    姜澜想要完善中千球体,将其进一步推动向大千世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温养。

    按照不周仙的说法,在不周断山中修行,一日抵得过外界的洞天福地一年,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除此之外,现在诸天许多地方都惦记上了姜澜,一些禁区中的存在,很可能都想打他的主意。

    不周断山对姜澜来讲,也算是目前最稳定安全的地方,可让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修行之上。

    若遇到一些修行上的问题,也可随时向不周仙请教。

    不周仙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仙人,在曾经古天界存在的时期,就登临彼岸,凝聚仙躯了。

    若有她指点,也可帮姜澜省去在涅道境寻道的诸多时间。

    不周断山在无数岁月中所积攒的底蕴和宝物,也可供姜澜随意使用,若有其余所需,尽管开口便是。

    不周仙知道姜澜在九州大地那边的习惯,甚至有意让曦闭月、顾落雁照顾他的起居。

    这种种待遇,令曦闭月和顾落雁都羡慕得不行。

    姜澜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么一个汲取知识的机会,终日沉浸在不周断山的藏书地,翻阅着诸多和古天庭有关的典籍。

    他也在和自己中千球体中的天庭雏形印证着,取长补短。

    不过,在此过程中,姜澜倒是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典籍中关于古天庭的种种记载,以及一些残存的遗迹景象,隐隐和他所知的一些记忆在对应着,很是相符。

    这些事情,又让他之前对于识海中的那株神秘古藤来历的猜测,更加确定起来。

    不周断山内的藏书典籍,浩如烟海,姜澜一心万用,短短数天时间,就了解完了古天庭存世时期至今的诸多纪元,所发生的事情。

    如果这些典籍都是真的,那么自古天庭第一次崩溃后,期间共同爆发过八次天地大劫。

    这八次天地大劫,还并不包括古天庭第一次崩溃的那个时代所发生的诸天大战。

    也就是说,在古天庭崩溃后,每隔一个纪元,古天界就会重组一次,在即将重组的时候,天地大劫爆发,将重组的古天界再度打碎。

    往复循环,一共八次。

    至于古天庭为何崩溃,诸天众生为何想要杀死天帝,典籍中并无任何记载,似乎“杀死天帝”已经成为了一种禁忌言辞,不可自岁月长河中流传下来,也可能是在避讳着什么。

    姜澜在翻阅这些典籍的时候,也在和自己记忆中对于这方世界的了解认知,在印证着。

    在太古时期,除了天界之外,还有一片自在天。

    自在天据说是诸天魔族的源头,迄今为止的所有魔族,都是诞生来自于自在天。

    天界之中,群仙归天庭统御治理,接受天帝的敕封。

    自在天内,仙人自称自在仙,不受管辖,自在逍遥。

    自在天之主,乃是开天辟地第二仙,在天帝之后成道,效仿天帝建立了超然于诸天之上的一方世界,自称为自在天。

    自此修士登临彼岸,成就仙人后,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进入自在天,成为自在仙,二种是进入天界,成为受天庭管辖的敕封仙。

    这些记载,也和姜澜的了解认知所相符。

    不过第一次诸天大劫后,自在天也破碎了,他曾在魔渊中所得到的自在古符,也是沾染了自在天破碎后的一缕本源而诞生,引得诸多魔神觊觎。

    自在天之主在第一次诸天大劫后,也沉寂了。

    太古时期最为繁盛时,天界和自在天共立同存,群仙时而下界遨游,或是开坛论道讲法,或是访友问迹,一片盛世,各界生灵也时常能见到仙人踪迹。

    诸天大劫之后,群仙就消失了,自此以后界主便成为了诸天间最为强大的生灵,仙门崩裂,仙路断绝,成仙也彻底无望。

    “涅道登仙……”

    “这一世,唯有天界出现,才能续上登仙之路。”

    姜澜放下了典籍,心思彻底地沉寂了下来。

    这片天地虽然无法再诞生仙了,但是曾经的那些仙人,依旧有活下来的。

    当然,这样的仙人,已经不能称之为真仙了,只能算是残仙。

    残仙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全盛实力,更无法展现那种掌指间开辟大千世界的无上神威。

    像是现在的不周仙,就只剩下了一截手骨,根本无法靠现在的天地环境,凝聚完整的仙躯。

    她的确很强,远超界主,抬手间镇压界主也是轻而易举。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