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海鲜也需要推广(1 / 2)  重生七九钓鱼养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称“大包干”,包括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两种形式。

    包干到户是要求承包户向国家缴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剩下的归老百姓所有。

    也就是说将大集体所有的东西分给农户,以后各干各的,自负盈亏。

    包产到户则是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以及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

    两种都是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只不过绝大多数地区都采用包干到户的形式。

    毕竟包产到户说白了跟“大锅饭”的模式大差不差,对老百姓毫无吸引力,所以地方政府宣传推广时基本上都不会提这个。

    包产到户对一些适合发展集体经济的地方,确实更加合适,后世一直坚持下来的有些地方发展的都非常好。

    但这是有特定条件的,青禾村有什么?

    养殖在这边没概念,不能像隔壁市那样可以集体养殖青蟹,创建出后世鼎鼎有名的三门青蟹品牌。

    这边有养殖青蟹的地方,因为水质的原因,养出来的青蟹也十分好吃,甚至规模可以搞到隔壁市那么大。

    但这边政府的发展策略并不在这上面,政府想要发展轻工业,甚至重工业也想搞一搞,那对环境的污染可就大了。

    后世更是因为各种工厂都向海里排污,导致生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另外,村里适合种地的肥田也不多,他们这边每人大概也就七八分田的样子。

    哪像有些地广人稀的地方,每户都能分几十亩田。

    温水市的人为啥被称为东方犹太人,还不是被逼的,不走出去发展在家乡压根就没多少资源。

    张泽更是知道村里人各有各的想法,哪怕他知道养殖业发展起来很赚钱,但也没人会跟着一起。

    所以他也从来没跟大队长提过包产到户发展集体经济的想法,还不如直接包干到户各过各的。

    不给集体干活至少能提升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以前干活收益是集体的,现在干活收益都是自己的,勤快的人自然更加卖力。

    张泽和童书瑶虽然结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办理结婚证,户口没迁过来分田分地自然也没她的份,所以他家五口人最后分到了四亩田。

    得到大队长的照顾,田的位置自然极好。

    不过这田他也不打算种,等过段时间交给大队长帮忙租出去。

    最近他一直在温水市忙活,房子里面需要重新刷白腻子,原本老化的电线全部换掉。

    张泽还给一楼二楼特意隔出了个空间当卫生间,一楼的单纯只是厕所,二楼的空间大一些,里面弄了个浴室。

    房顶的瓦片也需要修缮一下,沿海多台风,哪怕来温水市的台风经常会拐个弯,然后打到附近别的地方去,但多多少少也会有影响。

    因此打飞几片瓦片很正常,甚至二楼地板因为漏水被浸泡也全部得换掉,一番折腾足足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房子才弄好。

    拿了五千给丈母娘,剩下一千全部花在了装修和购买家具上。

    家具方面也就两张餐桌凳子和床重新叫木工打造,像沙发、衣柜、橱柜这些他全都在旧货市场买的。

    虽然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但绝大多数人的思维都还没跟上,现在确实还有机会捡个漏。

    远的像清明时期的家具不好找,毕竟温水市跟京都一比那就是海边乡下。

    但民国时期没有损毁的家具却还能掏到一些,尤其是化妆镜台,家里女人多的他直接买了三个。

    两栋房子的房间足够住,他跟童书瑶一栋房子,小两口终归需要点私人空间。

    张母她们住另一栋房子,二楼有两个房间,张母和张倩张晴两姐妹以后可以分开住,张武就住在小阁楼。

    房子现在也就天晴晴朗的时候过来打开窗户通风一下,阴雨天关上,已经晾了段时间差不多可以住了。

    对一楼的门店,张泽觉得卖衣服其实不错,奈何现在的交通以及社会的不安定,去南广进货的危险性很高,所以只能打消。

    因此他最后决定先做一些海鲜推广,每次一个地笼放下去,第二天总是能抓到几十斤的螃蟹,其中还以青蟹居多。

    这资源不利用起来张泽真觉得是暴殄天物。

    温水市对青蟹的接受度比悦湾县高很多,因为隔壁市就有专门养殖青蟹的村子。

    之前青蟹养殖都是放在瓦罐内的,今年他们那边村子应该已经开始围塘建养殖场。

    这些养殖的青蟹不只是卖到自己的城市,周边的城市肯定也会辐射到,温水市这么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而张泽旁边的五味和虽然不是主卖调料的,但里面的调料却十分齐全,所以搞个海鲜餐饮店还不错。

    张母烧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