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5%的发达社会(1 / 3)  全能大画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像很多殖民地相似的往事,在历史的上一页,缅甸的旧首都仰光曾经是一座非常繁荣的城市。

    这里是东南亚的中心,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汇处。

    北临东夏,西通印度,东方是生产橡胶和谷物等战略物资湄南河三角洲,南方则是繁华稠密的国际航道。

    美丽的宝藏自然会引来强盗。

    于是,殖民者来了。

    欧洲的军队占领了这个国家,爱德华七世麾下的红衣火枪兵在《掷弹兵进行曲》的激昂旋律中,将缅甸封建王朝的末代君主打的屁股尿流,逃亡他乡。

    对于缅甸来说,这是漫漫千年封建王朝时代的最后终结。对于当年正值光辉顶盛的日不落帝国来说,这却只是一次平凡的胜利。

    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大清,马来西亚,从东亚到中东再到非洲,他们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相似的事情。

    战争、殖民、掠夺……

    飞扬跋扈,朝而复始。

    “仰光是一座堕落的高贵之城。”

    陈生林笑了笑:“我无数次的听到欧洲来这里的合作伙伴或者考察团,和我说过类似的评价。”

    “这座城市在一百年以前,如果从高空俯瞰,夜晚璀璨的灯光并不弱于魔都、东京、大坂。那时的狮城和这里相比,更不过只是一个水手脚夫构成的贫民窟。”

    陈生林轻声说:“他们总是更怀念过去殖民者日记上的那个仰光。”

    诚实的来说。

    殖民者们并未以竭泽而渔的姿态劫掠这里,而是对仰光进行国际象棋棋盘式的网格城市规划和工业改造,从而将这个城市风貌完全改变。

    倒并非是欧洲人的善意。

    而是英国人野心勃勃的希望把仰光建设成“东亚的新利物浦港”。

    早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议院的设计中,缅甸将和远东的印度殖民地连成一片,用以阻碍中南半岛上虎视眈眈的法国佬们在亚洲版图上扩张的脚步。

    他们以建设本土般的投入,对仰光大加改造。

    他们带来了舶来宗教,也带来了英式生活。

    这里是东亚最早有电力、有铁路、有冰镇啤酒和冷冻牛排售卖的地方。

    大量的欧洲人来到这块土地。

    毛姆曾在这里定居,乔治·奥威尔一边和殖民地文官们讨论着12000英里外伊顿中学里的马球比赛,一边在痛饮啤酒之余,写下了他的练笔作《缅甸岁月》。

    而与此间仅隔咫尺之遥的法属殖民地里,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刚刚呱呱坠地。

    几十年之后,她将根据自己儿时在东南亚的见闻,写下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情人》与《广岛之恋》。

    时至今日,仰光依然保留着东南亚最大的英式建筑群。

    圣玛丽大教堂、总督市政厅、高等法院大楼……在仰光,连与顾为经所在的德威国际学校齐名的仰光第一中学,前身就是一家欧式的教会学校。

    “他们说,这座城市在大英帝国的光辉下,曾经诞生过奥威尔和毛姆这样的大作家,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城市。”

    陈生林低声说:“然后便问我。陈先生,英国人走后这半个多世纪,你们仰光又剩下了什么呢?”

    “这里的城市名片,难道成了海络因、金三角的冰毒、腐败无能的警察官僚、嚣张的军阀与黑帮分子?倒是提供情色服务应招小姐称的上廉价优质,让人颇为回味。”

    众人鸦雀无声。

    “你说呢?”陈生林转头问道。

    顾为经静静的听着。

    他从来没有从这种大企业家的角度,思考过,仰光是什么样的城市。

    欧洲的生意伙伴和你说——殖民者走后,你的城市一无是处,倒是你的同胞姑娘们很漂亮,睡起来让人回味。

    就算大概率是不经意间的玩笑,其实想来也是相当屈辱的。

    不过,顾为经没有接话。

    人家问的是蔻蔻的老爹。

    这种严肃的话题,自己这种中学生可没啥插话的余地。

    “呃……仰光确实有很辉煌的过去呐。”

    蔻蔻老爹听见“腐败无能的警察官僚”时,脸色就有些尴尬了。

    此时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是我们无能,没有把这座城市治理好,让陈先生难堪了。”

    “辉煌?我不这么看。”

    陈先生嘲讽的笑了笑。

    “别误会,不是针对你,但把城市治理成这样,你们确实蛮无能的。”他望了蔻蔻的父亲一眼。

    警督大人脸色黑的像是一口锅底。

    想要发火……可是不敢。

    以仰光的经营环境,绝大多数生意人,看见他这样的军警要员,怎么巴结都不为过。

    然而,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做企业能做到陈先生这个地步的,地位就反过来了。

    陈生林面对一个仰光警督,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