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 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求订阅)(1 / 2)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明光宫在长安城东北,和未央宫的大小不相上下。

    二十五年前,孝武皇帝为了求仙而建起了明光宫,并且从燕赵之地挑选了美女两千人填充于其中。

    如今,当年的美女已经风华不在,孝武皇帝更是已经在茂陵中长眠。

    明光宫的绝代风采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了日益破损的宫殿,和在宫墙之下徘徊的宫人。

    和未央宫一样,明光宫也建在一座高台之上。

    在主殿的台阶之下,有开阔的空地,容纳千余人,绰绰有余。

    这片空地本来是给孝武皇帝行礼求仙用的,如今拿来做临时的考院,让参加科举考试的郎官在此考试,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

    今日,为了大汉这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声势更浩大一些,刘贺要亲自监考,不仅如此,他还下诏让三公九卿及诸博士全都来明光宫,见证大汉朝堂及文坛的这一次盛举。

    大汉文坛的盛举——这是刘贺亲自定下来的词,张安世和丙吉认为此言颇为恰当。

    虽然刘贺对此次科举考试很是上心,但是霍光其实并不是很在意。

    在筹备科举考试的这十天时间里,小朝议又连着开了好几次,在这几次小朝议中,刘贺都没有多说话,非常克制地保持了沉默。

    一应事宜,全都都由张安世和丙吉在朝议上汇报,

    刘贺本以为霍光多多少少干预一番,但是没想到后者出乎意料的配合和沉默。

    除了公事公办地嘱咐要把一应细节全都思虑周全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插手。

    每次小朝议,留下来讨论科举考试的时间,也不过是一两刻钟。

    其余的时间仍然是用来讨论军务、劝课农桑、赋税征收、钱粮调度和货物均输之类的“大事”上。

    最开始,刘贺以为霍光是引而不发,想要暗度陈仓做一下手脚。

    但是霍光的态度始终都比较冷漠。

    这让刘贺看明白了,空出来的这些杂号大夫,霍光是完全看不上的。

    所以也就不甚在意。

    如此一来,反倒也就让刘贺放下心来了。

    只要这次科举考试办得顺利,那么他就可以借势在察举制所有的科目当中推广开来。

    到时候,霍光想要拦也就拦不住了。

    ……

    天子车驾大约是在午时之前从未央宫出发的,大概用了半个时辰,就到了明光宫。

    此时,已经快要到八月中了,天气不再似之前那样炎热,所以这场科举考试正式开始的时间被定在了午时。

    刘贺出宫的时候,特意迟慢了一些,所以当他来到明光宫时,三公九卿及诸博士官都已经提前到场了。

    让下属提着心等待,这是驾驭人心的一个小小的手段。

    前呼后拥之下,刘贺来到了明光宫主殿的台阶之前,三公九卿和几个博士官,都已经按照品秩的高低,分列在了两侧。

    站在此处,两三丈高的台阶下的空地一览无余,此时已经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坐榻和几案,但是郎官们还没有被放进来,所以空无一人。

    空地被围成了一个巨大的院子,开考之前是不可放入任何一个闲人的——那些待考的郎官,全部都在那面的院墙之外等候。

    从刘贺所在的位置看过去,只能瞧见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头——根本就看不清他们的脸。

    那么多人,刘贺只认识之前被他拔擢上来陪自己读书的少数人——因为政务繁忙,与他们见面的机会其实也不多。

    至于其他的人,也就一概不认识了。

    如果没有考试,单靠人为地举荐,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马被埋没,更不知道有多少劣等马混入其中。

    ……

    君臣间见过礼之后,刘贺从容地就坐在了皇榻上,其余的人也陆续落座。

    “仲父,看此间的情景,可还算盛况?”

    “此事是陛下想出来的法子,自然是不会差的。”霍光毫不吝啬地夸赞着,但是心中却有些不屑。

    天子似乎有一些太天真了,难道来一次科举考试,就能选拔出人才吗?

    但是,既然天子想要办,那么就办吧,杂号大夫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更何况最后还是让自己来定人选。

    且先看着,如果有用,自然可以推广开;如果无用,也无伤大雅。

    总之,霍光自己不会受损。

    “仲父,开考的时辰快到了,可否让张安世和丙吉定夺?”

    刘贺已经在朝堂上有了一些威信,如果霍光原地消失,那么刘贺自然说一不二,但是现在不管大事小事,刘贺仍然要多给仲父几分面子。

    “陛下定夺即可,老夫对此科举考试之事不甚了解,就不多言语了。”

    刘贺求之不得,每一次在朝臣面前发号施令,对刘贺来说都是威望积累的机会。

    习惯成自然,当朝臣听多了刘贺的命令,自然就会开始思考谁才是大汉真正的主宰。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