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1章 皇帝刨儒家的根,和我霍光有何干系(求订阅)(1 / 2)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朕有何事瞒着王傅?”刘贺摸不着头脑。

    王式看到天子还没有承认的意思,索性就逼问了一步道:“陛下恕罪,留在昌邑宫薪房里的那些竹简,老夫并没有让戴宗他们烧掉,而且还一卷不落全部都带来了长安城,足以用来当通行儒经的范本了。”

    刘贺这才猛然就想起了那些自己无心抄写的书。

    “王傅的意思是,用那些经书来作为范本?”

    “正是,老夫已经将那些书全部都看过了……”王式平复了片刻之后,说道,“如果那些书都是陛下所写,那陛下当真就是大汉当世的第一大儒,所著的经书当世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王式满脸通红,看起来非常激动和亢奋,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刘贺现在自然也知道他为何激动。

    那些经书,原本只是刘贺为了练字随意抄默的,他知道未来某一日是一定要用的,但是却没有想过该如何使用——毕竟那时的刘贺,还不知道经学在大汉到底能重要到什么地步。

    没想到,刘贺没有来得及想清楚,而这老儒王式早已经帮自己谋划得清清楚楚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怎么,那些书难道不是陛下所写?”王式问道。

    “那是朕所写的。”刘贺坦然承认。

    “既然如此,陛下还有何可以犹豫的呢?”

    当然要犹豫,这将会改变大汉帝国无数人的思想,如果成功了,自己就不仅是天子,更是圣人了。

    刘贺并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对眼前是好的,对长久的将来呢?

    一百年太长,只争朝夕吧。

    刘贺做出了决定。

    “那就依王傅所言,先裁定经书,再召开文学会议,继而定官学,最后刊印天下。”刘贺坚定地说道。

    “陛下英明!”

    ……

    几日之后的小朝议上,当刘贺拿出新造的纸和新印的书之后,朝堂上自然是全员错愕和震惊。

    不论立场,朝臣们都是有识之士,都明白纸和书的出现意味着什么,纷纷赞不绝口,就连向来以威严面目示人的霍光,也是发自内心地夸赞这宣纸的神妙。

    得到所有朝臣的一致赞颂之后,刘贺当下把用纸替代简牍的事情定了下来,

    此事这看似很小,但实际上却是一件大事,中间的过程也是十分细碎。

    为了让宣纸能够尽快推广开来,刘贺制定了好几条的措施。

    首先,考工里的造纸坊会扩大规模,并且立刻扩大宣纸的产量,用来供应长安城各官署和未央宫的使用。

    其次,门下寺还会将造纸秘术下发到各郡县的工官去,用遍地开花的形式,在大汉帝国全国范围内推广宣纸的使用。

    最后,民间的工匠商人可以自由造纸并且自行贩卖,两年之内不收任何的赋税,造纸数量超过一定的数额,还会获得天子的旌奖——造纸和贩纸最多的商人,会被封为“纸侯”。

    “在大汉推广宣纸,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因此事在人为,往诸公全力而为。”

    刘贺站在玉阶之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话里透露出来的王者之气越来越足。

    “朕希望,三个月之内,长安城所有府衙都能用宣纸取代简牍缣帛;六个月之内,三辅所有的府衙都能用纸取代简牍缣帛;一年之内,大汉各郡国的府衙再也找不出只简片椟;三年之内,寻常百姓家也可用上宣纸。”

    “诸位都是朝堂的重臣,更应该以身作则,全力以赴推行宣纸,为大汉的吏民做出表率。”

    “微臣谨遵陛下诏令。”

    看着霍光带着其他人俯身下拜,刘贺感觉良好。

    一方面是因为做了一件伟大的事,另一方面因为获得了所有朝臣的认可。

    大汉朝堂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刘贺只要追得紧一些,那么刚才定下的那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今日的事情还没有结束,重头戏还没有开始。

    当朝臣站起来之后,刘贺朝前走了几步,来到了玉阶的最边沿。

    玉阶其实不过是一丈高二十四级阶梯,但是刘贺是站着的,所以加上这一身的高度,刘贺往下看时,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刚才的宣纸大家看过了,书也看过了,除了要推广这宣纸之外,朕还想做另一件事情。”

    朝臣抬起了头,看向了高高在上的天子。

    “昔日,董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定为我大汉的官学,实在是居功至伟……”

    “但是今日,五经虽然在都立了博士官,但是各经有衍生出了各派,所谓官学也只是一家之言,更不能统一各派的经意。”

    “平日议论朝政的时候,总会因为经意冲突而起争执,荒废了不少时间,朕甚是心痛。”

    “更不要说民间有多少儒生,因为经意上的冲突而起冲突,白白许多光阴……”

    刘贺字斟句酌地说着理由,为接下来要提起的那句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