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 给朕的老师上尊号,封侯爵!(求订阅)(1 / 4)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霍光在大将军府上一头栽倒的时候,刘贺当然是毫不知情。

    申时一到,他就来到了长安城西十几里外的太学。

    这是刘贺第一次来太学。

    和他想象中的太学不一样,此处看起来要寒酸破败许多。

    与长安里的各宫殿相似,太学也修建在一座由土筑成的高台上。

    这个高台的大小甚至与未央宫的高台大小相当。

    在大汉肇建之时,黄老之学盛行,因此天下只有私学,从上到下并没有官学。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采纳董子的建议,在长安建了太学。

    当时太学有博士弟子五十人,而如今已经增加到三百人了。

    从这规模上来看,孝武皇帝对太学还是非常重视的。

    只不过,和其他的衙署比起来,太学终究是一个冷衙门。

    虽然空占着这么一大块地方,但是衙署的规模上却不大,与寻常的衙署不相上下,都是三进三出的院子而已。

    前院的正房是一座孔庙,中院的正堂是太学令署理衙事的地方,后院的正房则是博士弟子平日集体授课的地方。

    除了这三处最开阔的正房之外,两侧的厢房要么用来当做博士弟子的客舍,要么用来当做博士官讲学的场所。

    另外,太学还有膳房、马厩等附属的建筑,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总之,虽然够用,但也绝对算不上宽敞。

    再加上霍光本来就不喜欢读书,更不重视儒生,所以这太学已经许久没有修缮过了,看起来就有一些衰败和残破。

    不过,和今日的丞相府、少府十分冷清不一样,今日的太学有一些热闹。

    王式这个太学令在太学露面的次数不多,因为署中本就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但是今日,王式早早就来到了寺中。

    不久之后,天子下发的五道诏令就送到了太学,而其中的一道诏令就与太学有直接联系——来长安城中负责上计核报之责的郡国官员都要到太学来抄书。

    太学是个冷衙门。

    住的都是些无权无势的博士官和博士弟子。

    他们虽说日后可能会飞黄腾达,但现在却是一些无名小卒。

    平日无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官员愿意踏足此处。

    今日听说百余名六百石到比千石的官员要来寺里抄书,整个太学顿时就有一些沸腾。

    原本,因为天子下令在明年要裁定通行版的经书,所以博士弟子对天子的看法分成了两派。

    既有赞颂,也有怨言——后者更是占了主流。

    如今,天子指派郡国官员来太学抄书,在儒生的眼中,是重视儒学的举动,所以怨气消散不少。

    为了不让这些年轻而又激动的博士弟子闹出笑话,王式下令让他们都呆在后院的客舍里——中院和前院的厢房都要空出来,更是不得擅自出入。

    这着实让博士弟子们有些遗憾,能一次见到那么多官员,这可不是常常能碰到的。

    但是,太学令王式说的话,他们不能不听,所以只得在后院中议论纷纷,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过了午时之后,各郡国的属官陆陆续续来到了太学。

    不管是大郡的长史,还是小国的相丞,都被安排到了不同的厢房里抄书。

    太学里的书不少,都是儒经,这些官员们也就只能抄不同的儒经。

    用不了多久,随着印刷术的推广,书就会越来越多了。

    就这样,抄书的官员和看热闹的博士弟子渐渐都安静了下来。

    让有一些喧嚣的太学,又逐渐恢复了安静。

    这有一些陈旧的院落,似乎能散发一种力量——让一切的躁动不安都迅速安静下来。

    任何人到了此处,都会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

    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也许这就是圣人的力量吧。

    可是,午时还没有过,一个更为震撼人心的消息就让太学重新沸腾了起来。

    ——天子要亲临太学,与郡国属官、博士官、博士弟子及太学属官相见。

    这个消息,如同一枚鹅卵石,让太学这滩常年不起波澜的水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这可是当今天子第一次来太学啊。

    一直以来,当今天子对儒生实在是有点“不敬”,因此在暗流涌动的怨气之中,又多了一丝期待——期待天子能善待儒生。

    于是,不用王式督促,所有的博士弟子都换上了最干净体面的衣服,更是纷纷亲自动手,参与到洒扫除尘当中。

    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大汉的儒生还不是这副不争气的模样。

    申时,一切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原本有些灰扑扑的太学,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光彩。

    而这个时候,天子车仗当中负责通传事宜的谒者带来了消息,天子一刻钟之后就能抵达。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