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0章 朕将建千座学校,教十万读书人,教育要与朝臣仕途挂钩!(1 / 3)  朕非汉废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翌日的辰时,刘贺正在温室殿中,等待张安世等人的到来。

    这十几日来,随着中朝和外朝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带着持续了许多年的朝议成制也有所改变。

    因为如今能参与议政的中朝官只剩七个内阁大学士,他们又总在内阁值房上衙,所以小朝议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刘贺如果有事要与他们商议,可以直接下诏将他们宣到温室殿,或者亲临内阁值房,这样反倒更便捷许多。

    至于形式大于内容的大朝议,则从十日一次,改成了一月一次——甚至连这唯一的一次,也有可能被临时取消。

    走过场的事情,能免则免,刘贺既然已经掌握了大汉的朝权,就需要再借助大朝议来让朝臣措手不及了。

    或者说,大朝议是一件武器,不能次次使用,唯有到最艰险的时候才能再次召开。

    虽然大朝议和小朝议都减省了,但是不代表刘贺从此就深居宫中,再也不见外朝官了。

    恰恰相反,他想了另一个办法。

    孝武皇帝给外朝官加中朝官的本意,其实是让外朝官能够更方便地出入宫禁——不必时时向卫尉寺请符节。

    说到底,中朝官只是一个能够随意通行宫门的身份而已。

    于是,刘贺另辟蹊径,想了一个替代的办法。

    因为未央卫尉寺掌管宫禁之事,属官出入宫门非常方便,所以刘贺增设了一个未央宫行走的虚职,作为加官。

    他给所有九卿二府、列卿及自己信任的朝臣都授予了这个加官,这些人进出宫禁就方便了许多。

    刘贺平日若是想让朝臣来温室殿议政,只需要提前下诏,朝臣们无需其他的手续,就可以畅通无阻。

    除了进出未央宫的便宜之外,未央宫行走的这虚职就再也没有别的特权了,与以前的中朝官不可同日而语。

    今日,刘贺除了要召见内阁大学士之外,还召见了四个外朝官。

    四人分别是太常苏武、光禄勋龚遂、太学令王式和大将作禹无忧。

    除了禹无忧之外,其余三个人的年龄都不小了,苏武六十四,龚遂和王式都超过七十了。

    这三个人加起来足足有二百多岁,不管放在哪一个时代,都算是高龄了。

    刘贺非常想让朝堂上多一些年轻人,但是却也知道急不来,至少还要再等等。

    辰时的钟声传进了温室殿,侍中樊克匆匆忙忙地从殿外跑了进来。

    “陛下,太常和光禄勋他们几人已经快到了。”樊克恭顺地奏道。

    “哦?朕到殿门去迎一迎他们。”刘贺说着,就与樊克一同来到了殿门处。

    在温室殿外值守的仍然是一屯的昌邑郎——他们是未央宫仅剩下的郎卫了。

    至于羽林郎和期门郎,他们不再负责殿中的值守了,全部换成了兵卫,这样更好统一管辖。

    当然,刘贺还有另一层担忧——他此时并不完全信任羽林郎和期门郎。

    毕竟这两个郎卫被霍氏子弟把持太久,虽说留在长安城的那部分郎卫并未参与造反,但安知没有漏网之鱼呢?

    但凡有几个昏了头的余孽想要为霍氏报仇,那么刘贺将他们留在身边无异于行险,说不定哪天人头就会搬家。

    在没有完成对汉军的改制之前,刘贺最能信任的还是自己从昌邑国调来的昌邑郎。

    这就是“新军”的好处,没有任何的历史负担,自然最值得刘贺信任。

    刘贺看着如雕塑一般站在廊下的昌邑郎们,他心中突然开始盘算另一件事情了。

    汉军改制恐怕也要提上日程了。

    庠学制、科举制和裁定通行经书,这三件事情一旦敲定,就要立刻着手改制汉军的制度了。

    要预防某些人的反扑。

    离赵充国率部从杭爱山撤回北地郡已经三个月了,乌孙国方向上很快就会传来消息的。

    去年出征匈奴的大军明面上是五路,但实际上出塞的人马却是六路。

    还有一路就是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常惠——与他一同出塞的还有二十个昌邑郎。

    常惠和昌邑郎的职责是协助乌孙军队反击匈奴。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的话,常惠和昌邑郎们会带领乌孙取得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

    说不定捷报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了,说不定常惠和那二十个昌邑郎也快要归汉了。

    当然,不一定是二十个,也不知道有几个昌邑郎在战场上以身殉汉。

    等这捷报传回长安的时候,朝臣和臣民会想起一件事情:昌邑郎是天子派出去的,天子还预言过会有一场大捷。

    届时,刘贺在汉军中的威望会飞速提高,借着这场胜利,就可以对汉军进行改制了。

    只有手中掌握一支靠得住的汉军,刘贺才能推行更暴烈的新政。

    就在当刘贺想入非非的时候,三老一少四个人出现在了院门外。

    他们一眼就看到了天子正在廊下等他们,小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